铝铸件抛丸处理铝合金铸件在铸造成型后,毛坯铸件的表面处理一般来说不需要数控精密加工的铸件都采用抛丸的加工形式来解决。这种工艺形式被称为 喷完强化工艺 。
喷完强化就是指以高速运动的弹丸流喷射材料表面并使其表面发生塑性变形的过程。合理的利用塑性变形层内的残余压应力强化。可以改善金属材料的疲劳断裂及应力腐蚀,断裂抗力。从而阻止疲劳裂纹的萌生,延长铸铝件的寿命。
喷完强化的工艺成本低、耗能低、设备简单、操作便捷、生产效率高、适应性广、强化效果显著等优点。广泛用于变形铝合金、钢、钛合金及高温合金等,对于铸造铝合金进行了一些应用的研究。
当今铸铝件生产能力全球总量为每年758×104t,而大型的铝铸造厂年生产能力都小于2500t。全球65%的铝铸件是由106家年生产能力大于1×104t的铸造厂提供的。在较大型的汽车制造商中大多数大型铸造厂如日本、意大利、美国及德国都组成了联合企业,至于大量独立的铝铸造厂则从事铝轮生产的专业化。泊头铝铸件对工业国家统计了25家生产能力在3.7×104t/年以上的大型铝铸造厂联合企业,其中前三名依次是日本ToyotaMotor14.5×104t/年,美国GeneralMotor13.1×104t/年和意大利Teksid-Fiat10.6×104t/年。其中大多数为汽车工业生产铸件服务。
从未来的铝铸件需求量预测,在近5年内铝铸件将按150×104t生产能力递增。车间的建成时间也相应地缩短,从决策开始到建成投产仅花两年左右时间。现已投入43项建设项目,通过这些项目的完成,到1998年末,每年可提高到23.9×104t,但是还低于所规划的平均每年的生产能力提高到30×104t水平。按各个地区生产能力扩大范围的综合数据来看,还需要新建年产量为1×104t的大型铝铸件厂28~34家。
现在北美与西欧重点放在优先扩展并实现现有车间的现代化方面,而在东欧及亚洲需要建立新的铸造厂来满足现实的需要。
目前国外铸铝件浸渗技术应用不断扩大,先进工业国家都主张对承压铸件进行全浸渗处理,浸渗技术已被汽车制造业和其年来,浸渗处理设备和材料的发展,使浸渗处理技术成为挽救汽车铝铸件渗漏缺陷令人满意的工艺方法。
人们对它的认识,不再仅仅作为一种废品再生的方法,而是把它看作铸件后续处理过程中公认的生产工艺。
水玻璃是最初应用的一种浸渗剂,它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得到广泛应用。作为一种无机浸渗剂,它有许多致命的弊端,脱水后体积收缩率高;生产效率低;难清洗;干燥后材料脆,易脱落;渗漏率高等。除一些高温场合外,在大多数场合已被淘汰。20世纪50年代后期,合成树脂浸渗剂逐渐占领一定市场。有机热固化树脂浸渗剂和厌氧树脂自固型浸渗剂在20世纪50年代逐渐成为欧美市场主导产品并从20世纪50年代起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普遍应用。目前,用树脂作浸渗处理填充剂的浸渗处理技术比较成熟,在生产要求无渗漏的汽车铝铸件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美国就开始生产和销售树脂浸渗材料和设备,汽车工业发达国家在20世纪50年代末推广应用01#2树脂浸渗剂,这种浸渗剂填充微细孔隙效果较好,可在热水中固化处理,浸渗处理铝铸件时间通常为-#345,因此特别适合于大批量汽车铝铸件自动化生产。该公司还研制了一种多用途的自动浸渗处理设备,铝铸件浸渗处理过程可全部自动化,且浸渗剂的消耗量少,生产效率高。美国研制的厌氧自固型浸渗剂,具有独特的自固化能力,它与空气接触不固化,一旦与空气中的氧隔绝,便起聚合反应,室温下也会固化。其特点是密封成功率极高、低能耗、无毒、可生物降解、工艺过程快速、无溢出、优异的耐溶剂及耐热性能。用于批量大、要求高的铸件,浸渗合格率可达。热水固化型浸渗剂,20世纪50年代研制的产品。它在的热水(空气)中通过聚合反应来实现固化,最终在微孔内形成一种热固性塑料。其特点是低粘度、高渗透性、低收缩率、耐化学介质及耐温性能优良,密封合格率。目前,国内许多厂家都在使用这种产品。
与国外工业发达国家相比,国内用于铝铸件的浸渗处理工艺历史较短。20世纪50年代开始从国外引进浸渗处理技术,首先用于汽车发动机生产中铸件密封。发动机铝铸件生产厂家在国内最早应用了浸渗处理技术。至20世纪50年代以后,人们对于浸渗处理技术明显的经济效益才予以关注,发动机铝合金压铸件及其他生产厂家相继将浸渗处理技术推广应用于大量生产中,挽救废品率达。
近20年来,泊头铝铸件浸渗技术在我国发展很快,研制出了多种性能好及效益高的新型浸渗剂,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果ACB。我国研制的浸渗设备,如6DE系统真空压力浸渗设备,在总体设计和自动化程度上,都已接近世界产品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