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技术于模块化、网络化、多媒体和智能化;CAD/CAM系统面向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自动控制内容发展到对产品质量的在线监测与控制,设备运行状态的动态监测、诊断和事故处理、生产状态的监控和设备之间的协调控制与连锁保护,以及厂级管理决策与控制等;系统网络普遍以通用计算机网络为基础;自动化控制产品正向着成套化、系列化、多品种方向发展;以自动控制技术、数据通信技术、图象显示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系统装置成为国外工业过程控制的主导产品,现场总线成为自动化控制技术发展的一热点;可编程控制器(PLC)与工业控制系统(DCS)的实现功能越来越接近,价格也逐步接近,国外自动控制与仪器仪表领域的前沿厂商已推出了类似PCS(Process Control System)的产品。世界自动化产业发展势头迅猛。传感器技术、开放式工业过程自动化系统、现场总线技术等自动化技术已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其中90年代传感器在美国、日本的市场总销售额已超过100亿美元。
70年代,自动化的对象变为大规模、复杂的工程和非工程系统,涉及许多用现代控制理论难以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研究,促进了自动化的理论、方法和手段的革新,于是出现了大系统的系统控制和复杂系统的智能控制,出现了综合利用计算机、通信技术、系统工程和人工智能等成果的高级自动化系统,如柔性制造系统、办公自动化、智能机器人、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
1946年,美国福特公司的机械工程师D.S.哈德先提出“自动化”一词,自动化设备(图1)并用来描述发动机汽缸的自动传送和加工的过程。50年代,自动调节器和经典控制理论的发展,使自动化进入以单变量自动调节系统为主的局部自动化阶段。60年代,随现代控制理论的出现和电子计算机的推广应用,自动控制与信息处理结合起来,使自动化进入到生产过程的最优控制与管理的综合自动化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