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地区发生罕见的干旱天气,为解决干旱缺水地区的空调冷热源问题,美国率先研制出风冷式冷水机,用空气散热代替冷却塔,其英文名称是:Air cool Chiller,简称为Chiller!制冷设备在空调历史中,美国已经发展和改进了有风管的中央单元式系统,并得到了正在现场安装和修理有风管的单元式空调系统的空调设备分销商和经销商的强力支持。WRAC是最简单和最便宜的系统,能够很容易的在零售商店中购得,并在持续高温来的时候自己安装无风管的SRAC和SPAC自70年代起在有别于美国市场的动力下在日本得到发展和改进。之后,设备设计和制造技术在90年代被转让到中国,这是通过与当地公司(包括主要元件如压缩机、热交换器、电劝机、精细阀和电子控制器的本地制造商)组成的合资公司进行的。在90年代中国也从其它先进国家吸收了较大型空调设备的先进高新技术,并与多数是美国的大公司组成合资企业。现今,中国已是一个顶级国家,她的当地主要工厂和合资企业制造了大量SRAC和SPAC以满足增长的国内市场和出口需要。日本过去几年在把SRAC和SPAC机组出口到中国、欧洲和中东以建立新的市场。但是中国现今已是最大的空调出口国,在2001年出口的WRAC,SRAC和SPAC机组总数达500万台,2002年预计有750或800万台机组出口,而日本正在失去出口的地位。
我国冷库已经进入了爆发式增长的阶段,行业发展十分迅速,但结构性并不十分合理。国内冷链物流园区已经初显过剩现象,不少冷库资源存在闲置的状况,再大批建设必然会进一步加剧产能过剩和市场竞争。冷链物流园区的建设热潮亟需降温,投资建设应该趋向理性。政府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进行有效、合理的引导,行业必须要改变重建设轻运营的思路。
从全国来看,冷库类型方面,冷冻库占比超过50%,而超低温冷冻库却占比不到1%。同时,冷库超过60%的比重分布在东部地区,而中西部地区冷库占比却不足。此外,在储藏商品品类上,果蔬类产品占比超过30%,而水产品、肉禽类产品占比有待提升。
自2010年《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公布以来,我国冷链物流园就开始兴起了投资建设的热潮。然而国内冷链物流起步晚、发展快,在园区的建设运营中仍面临着软硬件多方面的瓶颈。
1、酒店、宾馆、会议厅、写字楼等比较安静的场所:这些场所一般比较安静,人流量较少,但是门是需要敞开着的,所以为了有效限制冷热空气的对流速度并且保持室温,在选择风幕机的时候主要考虑的是门口的高度、现场安装条件以及噪音。根据经验来看,这些场所一般门头高度在2.5米以内,大多数为不锈钢门框;为了与周围环境整体搭配,一般选择外观较为干净、时尚的轻薄型普通轴流风幕机。2、饭店、商场、剧院、医院等人流量比较大的地方:这类场所由于门比较开阔(一般不会低于3米)、人流比较大,所以要选择大风量电热风幕机,由于电功率较高,所以如果供电条件有限,并且有中央空调热水源的情况下尽量选用水热风幕机,这样能够充分起到节能的作用。3、冷藏库、冷柜:这类场所相对而言更注重产品的实际效用,所以可以选用南洋钻石大风量自然风风幕机,效果非常好 4、恒温仓储物流中心:仓储物流中心的门一般会在4米以上,所以普通风量的风幕机难以达到预计效果,所以一般选用大风量离心式风幕机,风阻高度满足4.5米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