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历史
非理性炒作与调整推进阶段(1992至1995年)
1992年房改全面启动,住房公-积金制度全面推行。1993年“安居工程”开始启动。1992 年后,房地产业急剧快速增长,月投资高增幅曾高达146.9%。房地产市场在局部地区一度呈现混乱局面,在个别地区出现较为明显的房地产泡沫。1993年底宏观经济调控后,房地产业投资增长率普遍大幅回落。房地产市场在经历一段时间的低迷之后开始复苏。
一线城市遭遇的严厉调控政策以及高企的地价、资本市场的导向,使得主流房企一度大规模布局二三四线城市,但在布局之后,很多三四线城市带来的效益并不高, 而此时,通过一段时间以来的调控和市场需求的长久压抑,一线城市重新出现一些缺口和机会,土地市场也进入供应高峰,这成为房企重新回归一线城市的主要原 因。不过,从长期来看,未来楼市的主战场还将是二三四线城市,随着新型城镇化带来的机遇、人口大规模进入,这些城市发展潜力仍待挖掘,而企业也必须通过转 型与当地市场完全契合,才能实现真正的盈利。
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日前在上海出席论坛时公开表示,房地产是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中国整体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并不大,且泡沫刚出现政府就及时采取了调控措施,未来中国房地产市场将进入平稳增长的阶段。
该报告称,在当前的经济复苏时期,料中国仍会确保其所采取的任何措施不会损害作为经济增长引擎的房地产市场。但2012年的紧缩措施仍将继续对房地产市场产生实质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