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水泥助磨剂的企业都知道,水泥助磨剂每个品种都有其最.佳掺量,液体产品掺量一般在0.03%-0.15%,掺量范围大,价格悬殊也大;粉体产品掺量一般在0.5%-1%,掺量大,价格也低。实际上,助磨剂加少了起不到好的效果,加多了助磨效果也不能增加多少,水泥企业追求的应该性价比高的产品。我国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于2007年6月1日正式实施, 在这个水泥新标准中增加了“水泥生产中允许加入≤0.5%的助磨剂和水泥中的氯离子含量必须≤0.06%”的要求。原来粉体助磨剂的掺量在0.8-1.0%左右,假如其中的NaCl含量为30%,那助磨剂中加入的氯离子量为0.15-0.18%。即使可把掺量降到0.5%,但加到水泥中的氯离子或硫酸根离子的量是没有变的。再外加水泥熟料及混合材中的氯离子量,水泥中的氯离子量将远远超过水泥新标准中的规定量。
市场效益目前,我国水泥价格的季节差别已经十分明显,小的每吨相差几十元,大的每吨相差上百元。水泥销售旺季时,水泥价格高而且回款快,使用助磨剂增加水泥产量就是增加利润,特别是在具有大量冬贮熟料的地区更是如此。对于某些需求,如有的工程要求62.5等级的水泥,有的要求凝结时间长的水泥,只要水泥企业对助磨剂的技术和信息有所储备,就很容易通过使用水泥助磨剂来满足客户的要求,从而使企业在获得利润的同时还提高了自身产品的市场地位和份额。
在低碳环保生活的倡导下,如何在约束一些混合材的掺入,减少污染度,应该是我们将其列为重点要考量的因素。如今流行的液体助磨剂已经取代了之前的助磨剂,当属落日商品的粉体助磨剂已经在逐渐的淡出市场,整个水泥添加剂的行业也将遭受新的寒潮,但相关人员也表示:新标准的助磨剂亦是一种极具向阳的产品。发达国家已经开展了几十年,而我国则刚开始起步,因而要不断跟进,将水泥助磨增强剂的发挥到最环保、绿色的极.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