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带式真空过滤机的组成及其运作原理大讲解
橡胶带式真空过滤机又称固定带式真空过滤机,是一种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新型固液分离设备。该类设备一般由橡胶滤带、真空箱、驱动辊、胶带支承台、进料斗、滤布调偏装置、滤布洗涤装置和机架等部件组成,是充分利用物料重力和真空吸力实现固液分离的的高效分离设备。橡胶带式真空过滤机以滤布为过滤介质,采用整体的环形橡胶带作为真空室。环形胶带由电机拖动连续运行,滤布展敷在胶带上与之同步运行,胶带与真空滑动接触(真空室与胶带间有环形摩擦带并通进水形成水密封),料浆由布料器均匀地布在滤布上。认真空室接通真空系统时,在胶带上形成真空抽滤区,滤液穿过滤布经胶带上的横沟槽汇总并由小孔进进真空室,固体颗粒被截留在滤布上形成滤饼。进进真空室的液体经气水分离器排出,随着橡胶带的移动,已形成的滤饼依次进进滤饼洗涤区和吸干区,最后滤布与胶带分开,在卸滤饼辊处将滤饼卸出。卸除滤饼的滤布经清洗后获得再生,再经过一组支承辊和纠偏装置后重新进进过滤区,开始进进新一过滤周期。橡胶带式真空过滤机与移动室式真空过滤机相比,它克服了移动室式带滤机每工作一个过程都要卸掉真空及能耗较高的缺点,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连续运行、连续过滤,物料从下料、真空脱水、滤饼洗涤、脱渣到滤布清洗,可以不中断地同步进行。
转鼓真空过滤机的操作训练
启动前的准备:转鼓过滤机启动前应仔细检查,在贮液槽、转鼓、滤布、洗涤槽内及其他部位不应有无关的杂物,底布铺扎妥善(如需要用底布者),面部安装位置正确、松紧适度,各减速器、变速器油面应加到规定的油位,保证正常润滑,电动机接线要正确。使转鼓转动方向与标示相同。启动转鼓:启动转鼓传动电机(由低到高直至所需的转速),检查空运转情况,如发现过滤机有其他异常现象应立即停车检查、排除。
注入物料:均匀地注入物料,调节供料速度,将液面维持到溢流口有悬浮液流出为准。
启动真空泵:根据被过滤的物料的特性,调节真空度的高低,使其保持在最佳水平。真空度一般保持在0.04~0.08MPa之间。
过滤:将被过滤的料液均匀地注入储槽内,开始过滤。过滤过程中应观察真空度的变动及出液的情况,出现异常应及时调整。
关闭进料阀:当需要停止过滤时,即可关闭进料阀。
停止真空泵:当停止进料后,转鼓真空过滤机连续运转直到贮槽内悬浮液低于转鼓底部为止,关闭滤渣洗涤管和滤布冲洗阀,关闭真空泵。
停机:当转鼓真空过滤机过滤结束后,用水冲洗转鼓贮液槽、滤布、托辊、刮刀等,务必冲洗干净,以免影响下一次过滤效果,冲洗完毕,关闭转鼓传动电机。
真空过滤机的工作原理
真空过滤机是常见的固液分离的机械,并通过真空负压为主要的推动力来实现的。在真空过滤机工作中,通常真空过滤机会经历这样的几个阶段:成饼阶段—脱水阶段—洗涤阶段—压实阶段—干燥阶段—卸饼阶段,而真空过滤机正是通过这几个阶段来形成一个工作周期。真空过滤机的工作原理如下:真空过滤机的过滤器是由带孔的隔板、滤网4和接至真空泵上的管口组成的中空容器。将过滤器插到容器所盛的煤浆中,当真空泵将过滤器抽空时,由于过滤器隔板内外两侧压力不同,矿浆即将透过滤网和隔板向过滤器内流动,则固体煤泥颗粒就在滤网上沉积起来形成一层煤饼,当煤饼积有一定的厚度后,把过滤器从矿浆中抽出,用适当的方法将煤饼刮下来,即可得到脱水后的煤泥,这就是真空过滤的工作原理。在实际的生活中,常见的真空过滤机有圆盘式与圆筒式之分,并且它们都是连续工作的,但是对于不同类型的真空过滤机在各个阶段所占用的时间也是不同的,因此我们可以根据用途的不同选择合适的真空过滤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