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食用菌高产的原因
营养物质
1.碳素养分。碳素养分是构成菌丝体、子实体的主要成分,又是它们生长发育所需能量的来源。碳素物质约占菇体比重(干物质)的50-65%。栽培中所用棉籽壳、木屑等培养基是碳素的主要来源。
2.氮素养分。氮素养分是蛋白质、核酸的主要原料。同样是菌丝体和子实体的主要成分,也是食用菌香鲜味美的物质基础,特别是食用菌中丰富的氨基酸(达18种之多),无氮是不能形成的。
食用菌正常发育不仅需有充足的碳、氮养分,而且要求其比例(碳氮比)要合理。食用菌料的这种比例,菌丝体生长阶段以20:1、子实体发育阶段以30-40:1为宜。生产中因培养料种类不同,有时加麦麸、玉米粉、豆饼粉,加硝酸铵、尿素等,以调节碳氮比。在栽培过程中,各种菇类要按原配方用料,不要任意变动,否则难以取得优质高产。
3.矿质元素。食用菌正常生长还需要钙、镁、硫,磷、钾、铁、锌等矿质元素和微量元素。这些物质虽需要量不大,但都很重要。一般在主料中的含量便可满足需要。
武汉岁岁丰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建议学员朋友去以生产为主的企业参与培训。科研单位理论基础知识较多。只有实际生产的企业是将理论与实际结合最.好的。此观点可参考行业内老朋友菇行天下的食用菌专家的看法。也借此机会谈谈与真技术相关的专家们——
1学院专家——食用菌教学和科研方面的专家,在比如研究分类的教授,于工厂及实际生产是关联不大的
2食用菌生产企业的老板专家——通过自己的金钱确实换来了技术及经验。
3忽悠型专家——开放无污染技术、秸秆工厂生产平菇。等等滑稽托词。
4工厂化专家——这类专家大多是从食用菌技术员干起,经过了多年的工厂化栽培实践,最后成为食用菌技术总监或者食用菌企业管理者,各种艰辛只有自己知道。他们大多没有职称,也没有教授这样的头衔也、很少称呼他们是食用菌专家,而他们也不屑于食用菌专家的名号。他们每天看着几十上百吨的食用菌从自己的厂里走向市场,他们心里知道,自己才是真正的食用菌专家!
猴头菇属中温发菌,低温变结实型的菌类,菌丝生长温度10℃~33℃,最适25℃~28℃;子实体生长12℃~24℃,最适16℃~20℃,高于25℃生长缓慢,低于12℃子实体变红。根据其生物学特征,顺应自然气温的最‘佳生产季节,应以秋分((9月下旬)接种,至小雪(11月下旬)出菇1~2批,翌春再产一批菇。山区也可采取早春1月接种,加温发菌培养,3~4月份长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