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吡嘧磺隆)除草剂是乙酰乳酸合成酶(ALS酶)的抑制剂。即通过抑制植物的ALS酶,阻止支链氨基酸如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的生物合成,最终破坏蛋白质的合成,干扰DNA的合成及细胞分裂与生长。它可以通过植物的根、茎和叶吸收。杂草药害症状包括生长停止、失绿、顶端分生组织死亡,植株在2~3周后死亡。
(氯吡嘧磺隆)除草剂是乙酰乳酸合成酶(ALS酶)的抑制剂。即通过抑制植物的ALS酶,阻止支链氨基酸如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的生物合成,最终破坏蛋白质的合成,干扰DNA的合成及细胞分裂与生长。它可以通过植物的根、茎和叶吸收。杂草药害症状包括生长停止、失绿、顶端分生组织死亡,植株在2~3周后死亡。
氯吡嘧磺隆对玉米田部分常见阔叶杂草及莎草科杂草有较高的除草活性,并对大部分玉米品种安全,推广应用前景较好。作为玉米田除草剂应同解毒剂MON13900一起使用。在玉米苗后3-5叶期、杂草3-5叶期、时期4-5叶期施药一次。制剂用药量为75%WDG45-60克/公顷,对水15-30升。玉米田可与烟嘧磺隆、氟嘧磺隆、莠去津、溴苯腈、麦草畏、唑嘧磺草胺等混用。不推荐玉米苗后与2,4-滴、2甲4氯等除草剂混用。
氯吡嘧磺隆在适用作物上的使用情况:
在水稻上的应用:此产品被推荐的用量为30-50克/公顷。此产品已在日本水稻市场上建立良好的信誉。并已在北美和南美的玉米、甘蔗和其他作物上应用销售。
水稻使用一般在水稻1-3叶期使用,每亩用25%WP15-20克拌毒土撒施,也可对水喷雾。药后保持水层3-5天。移栽田,在插后3-20天用药,药后保水5-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