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商迎接智能家居浪潮 “三步走”破瓶颈
第1阶段,做一款体验很好的产品让大众用起来。该策略从智能单品出发,找准用户需求点,如选择用户经常使用的、关注度高的智能单品,或是智能家居的入口产品,如手机、路由器、电视/盒子等,主推精致轻巧、价格低廉,借此产品打开智能家居市场。只有赢得大众青睐,才能抢占市场,带动高端的定制消费。在线下,一方面可与营业厅联动,增加用户体验店的建设,让普通消费者随时可以感受到智能家居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捷与舒适;另一方面要保证智能家居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水平,不应由于产品质量差和服务不到位而降低品牌认知。
第2阶段,鉴于用户用得好就会买第二个,因而要做好不同产品联动的准备,从单品智能化进一步扩大市场,在不同产品上做到数据上的互通互动。同时注重加大营销力度、强化企业品牌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建设,改善人们的思维方式,全面认识智能家居产品,了解智能家居的行业发展现状,从而打消人们对智能家居最初的“炒概念”的认识。
第3阶段,利用多个产品形成一个智能系统,进一步实现跨产品数据互通和互动,打造智能家居生态圈,不同产品之间不仅可以进行数据互通,并且可将其转化为主动行为,不需要用户再去人为干涉,搭建起具备完善智能产品的跨品牌、跨品类互动平台,所有产品遵循着统一标准,无缝连接在统一平台上。运营平台化是今后的发展趋势,智能家居厂商、系统集成商是平台化运营后的高端定制服务。经过洗牌,有品牌有实力的智能家居厂商、集成商在开发高端定制客户市场方面将迎来巨大空间。
使用智能照明系统达到的效果
1、照明的自动化控制
系统的特点是场景控制,在同一室内可有多路照明回路,对每一回路亮度调整后达到某种灯光气氛称为场景;可预先设置不同的场景(营造出不同的灯光环境),切换场景时的淡入淡出时间,使灯光柔和变化。时钟控制,利用时钟控制器,使灯光呈现按每天的日出日落或有时间规律的变化。利用各种传感器及遥控器达到对灯光的自动控制。
2、美化环境
室内照明利用场景变化增加环境艺术效果,产生立体感、层次感,营造出舒适的环境,有利人们的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
3、节约能源
采用亮度传感器,自动调节灯光强弱,达到节能效果。
采用移动传感器,当人进入传感器感应区域后渐升光,当人走出感应区域后灯光渐渐减低或熄灭,使一些走廊,楼道的“长明灯“得到控制,达到节能的目的。
4、照度及照度的一致性
采用照度传感器,可以达到室内的光线保持恒定。新灯具会随着使用时间发光效率逐渐降低,新办公楼随着使用时间墙面的反射率将衰减,这样新旧会产生照度的不一致,通过智能调光器系统的控制可调节照度达到相对的稳定,且可节约能源。
5、综合控制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通常由调光模块、开关功率模块、场景控制模块、传感器及编程器、编程插口、PC监控机等部件组成,将上述各种具备独立控制功能的模块连接在一根计算机的数据线上,即可组成一个独立的照明控制系统,实现对灯光系统的各种智能化管理及自动控制。
照明行业渗透物联网 创新走向智能光明未来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各行各业的商家纷纷站起来为自身的企业寻找最有效的突破口。2015年,中国的网民渗透率已经达到了50%,也就是将近一半的中国人民正在使用互联网上网,这两三年里,互联网的发展正在以人们难以想象的速度飞速前进着。同样在建材行业普及的照明行业自然是不会错过互联网这场盛世。
在全球范围各个国家明确禁止白炽灯之后,2014年成为了向LED照明技术过渡中最为重要的一年。随着近几年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特别是房地产行业的突起,使得国内的照明行业迅猛直上,这也受到了政府及相关企业的高度重视,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中,多家数字化的体验馆也纷纷入驻,吸引着消费者的眼球。
在这一块大的商机面前,深入的理解和对互联网的热衷始终是可以发掘新的商业空间的秘密武器。在统计了2014年中国大陆的照明产值后,预测到2015年中国的照明产业相关企业将突破两万家。所以在跟进大部队的同时,还需要研发使用面积更广的照明产品,以LED照明作为核心,去进行生产和创新,使得传统行业也可以在新时代里逆流而上。
现代社会中,人类80%的信息接收都来源与视觉。所以光就给照明商带来了无尽的商机。随着国家质检总局发布自2015年9月1日起强制进行的LED照明产品3C认证审查,使得行业内的竞争形势发生了改变,投机取巧肯定是不行的。在复杂的购买模式中占领更加牢固的领先地位是每一个商家都需要去做的。
在个性化的时代,消费者同样需要耳目一新的无论是产品还是营销手段。在智能化很普及的现代,照明企业需要了解灯光和智能控制机有机结合,运用物联网的先进应用技术来发启照明行业的全新动力。刻画细节,使这个独有的传统行业也可以成为“互联网+”时代背景的一员。在未来的时间里,照明行业需要吸收各个行业的精华,发展多元化、个性化的市场,并且在研发技术上也需要大力度的突破,从而创造出对消费者、对企业都很有前景的产品。促使照明行业走向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