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纺织印花行业发展趋势
80年代初期国有印染厂家可生产1.6~1.8米宽幅网印花装饰布,印花效果追求孤立画面。80年代后期以广东摩力克为代表的宽幅窗帘布、珠海新洪业直贡缎全粉印花布、杭州装饰公司(碧冠)提花布。90年代为全面发展阶段,也可以说完成资本原始积累与技术积累的过程。广东印花与杭州提花布两个体系开始形成(大体的划分)引进转移印花与自产转移印花,转移印花布开始热销。受国际潮流的影响,提花色织布全面发展。南韩拼接2.8米宽幅与仿南韩2.8米印花布进入沿海城市,色织2.8米印花布与绣花2.8米窗帘布开始出现
整个发展过程中,法兰克福展览会以及西班牙、比利时、土耳其、意大利等欧洲影响与南韩韩流影响非常明显,国内厂家基本以仿为主。广东西樵、绍兴柯桥以及纺织名城余杭、海宁等民营企业得到全面发展。很多企业在发展中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与技术、市场的原始积累。
大调整与大组合阶段。
90年代末与新世纪开始,随着中国家纺协会与各地家纺协会的诞生与成长,对家纺布艺业规模化与传统产业改造成功起了巨大作用(其中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也起很大作用)。珠三角与长三角在布艺发展中形成两只并进的车轮,成就了一批有影响的骨干企业。“造势”“造市”的口号推动了布艺业加快改造的步伐。从本质上讲家纺布艺业仍是传统产业,且以家族经营为主,杨会长多次讲摸清底,像华龙、奥坦斯、裕隆这样产值过亿的企业不多,5000万元一档、上1000 万元一档可以作一个统计。但是不应以企业大小与产值高低来衡量企业的发展。
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加入WTO以来,市场重新划分,企业重新洗牌,大小企业同等面临市场竞争,富安娜人讲“思路决定方向,胸怀成就高低”关键在于好的经营理念与营销策略和产品设计与产品开发。
印花布操作工艺
蓝印花布从古至今,流通甚久,蓝印花布现代制作工艺与古代的当然不可同日而语,对于古代的工艺你可有了解?南通民间蓝印花布始于明代,流传至今。经过一代代民间艺人尤其是当代民间工艺家的不懈努力,从单一的土布制品走向多种面料的制品,从生活实用型走向实用、装饰多种类型、从田野阡陌走向城市都会,达到了它前所未有的辉煌。从蓼蓝草中提取蓝作染料(靛蓝),把镂空花版铺在白布上,用刮浆板把防染浆剂刮入花纹空隙漏印在布面上,干后放人染缸,布下缸20分钟后取出氧化、透风30分钟,一般经过6至8次反复染色,使其达到所需颜色。再将其拿出在空气中氧化,晾干后刮去防染浆粉,即显现出蓝白花纹。因为是全手工印染,干后的浆不免会有裂纹,形成了手工蓝印花布特有的魅力——冰裂纹,因此对传统技艺的保护迫在眉睫,蓝印花布的图案吉祥喜庆、为近世三百年来平民百姓所喜闻乐见。蓝印花布古代操作工艺复杂程度及不上现代,不过工艺都是承前启后的,没有古代工艺作为“先驱”,就没有现代的先进工艺。
印花布介绍
建国以前,灵宝染坊行业约百余家,分布在县城、乡镇和主要村寨,生意兴隆。制作时,先将白布下水浸泡,用豆面、石膏搅成糊状,用硬油纸制版,刻上花、鸟、虫、鱼图案,将版铺在白布上,用刮刀印制,然后投入染缸中洗染,阴干后剥落图案上的附着物即成。建国后,纺织印染工业的发展,逐渐取代了这一传统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