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由电缆引发的事故是由于电缆接头松动导致的,比如BBTRZ电缆,而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接法不合理,下面就来看看常见的两种电缆接法。
1、防火胶布隔离法
常用于吊项内或高能工程中,主线不能弄断,符线绕主线6--8周,吊顶内的射灯很多都是这种接法,用防火胶布缠在里面,作用是防止电打火烧坏东西,外面再用绝缘胶布缠绕。
2、压线冒接线法
需要专用工具来实施,把压电线用的专用钳子,套在压线冒上,用力压紧即可。压线冒大小跟所压线经的大小和根数有关,目前使用较多的是T4型,也就是直径为毫米的能压四根四平方毫米的电线。
除了BBTRZ电缆之外,其他的电缆也可以采用这两种比较安全可靠的接法,也是当前比较实用流行的方式。
◎ ISO4589-3/BS2782.1温度指数(Temperature Index TI)
这是
ISO和BS标准中针对温度指数的规范,材料的氧指数会随着温度升高而下降,当气温升高而物料的氧指数降至21%时,物料便会自动燃烧,此温度被称为温度指数。例如,煤于室温下的氧指数为50%,但当温度升高至150℃,氧指数会降至21%,此材料亦会马上燃烧,材料的温度指数便为150℃。一般阻燃电缆温度指数均大于250℃。
◎ NES713毒性指数(Toxicity Index)
这是英国海军工程
NES标准中针对电缆材料燃烧时产生的气体毒性规范,毒性是指对生物体结构造成破坏或功能紊乱的一种性质,毒性指数是指材料燃烧时所产生的所有气体的毒性总和表现。实验规定,燃烧炉预热到800℃,电缆材料中含有的有毒物质会被分别燃烧,再利用气流排放速率收集每种有毒气体,然后通过化学分析计算每种有毒物质的含量,此指数是以数目表示其毒性。毒性指数越大,此物料所释放气体的毒性越高。一般无卤电缆材料的毒性指数均小于5。值得注意的是,低烟无卤材料燃烧时亦会产生有毒的CO,如果材料中含有P、N、S,则生成的有毒气体更多,因此无卤电缆不可称为无毒电缆,应称为低毒电缆。CM、CMR和CMP电缆由于需要通过严格的UL防火标准,采用的电缆材料多含卤素,CM和CMR电缆一般以聚氯乙烯(PVC)为基材,而PVC材料含氯;CMP电缆一般以特氟珑聚四氟乙烯(FEP)为基材,而FEP材料含氟。此类含卤线缆产生的气体毒性均较无卤电缆大数倍,于火灾安全中存着很大的隐患,可能会导致火灾现场多数的伤亡人员不是被烧死而是被毒气窒息而亡。
bttz防火电缆火烧时 烟密度、卤素含量和毒性等级
2015-09-06
bttz防火电缆标准、阻燃电缆标准及阻燃防火等级
电缆涉及火灾安全的主要技术指标是
CO2电缆的阻燃性、烟雾的密度和气体的有毒性。美国防火标准较关注前两个问题,但是欧洲和美国对火灾安全有着完全不同的观点。美国传统的概念认为:火灾的根源在于一氧化碳(CO)毒气的产生以及其后的燃烧过程中CO转化为CO2的热释放,因此,控制燃烧过程中的热释放量可减少火灾的危害。欧洲传统以来深信:在燃烧中产生的卤酸(HCL)释放量、气体腐蚀性、烟雾浓度及气体毒性是决定人们能否安全脱离火灾现场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