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穹窿山脚下、太湖之滨,有一处依山傍水的村落。2500多年前,这里为吴王阖闾所置“造舟之所”,由此名曰舟山。
历经沧海桑田,舟山已不复当年千帆齐发的场景。但是,明代魏学洢的一篇《核舟记》,却让舟山历史悠久的核雕艺术名扬四海。2008年,以舟山核雕为代表的光福核雕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日,文化部文化产业司下发《文化产业司关于公布2015年度特色文化产业、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和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重点项目名单的通知》,66个“2015年度特色文化产业重点项目”中,舟山核雕村更是榜上有名。
而通过对核雕村发展历程的梳理,人们不难发现,舟山入榜,既在于核雕艺人对于传统技艺的坚守和创新,又得益于政府层面对于核雕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2009年,陈任华雕刻的《八大财神》获得第十届中国民间文艺奖“百花奖”。该作品雕刻8位神态品相 完全不一样的财神,把中国传统的财神描写的绘声绘色,淋漓尽致。人物多至多就是雕刻一组头像,而人物少却需要雕刻身躯四肢、衣纹饰物,难度更大,要更高。因此,如果单纯从技艺来讲,今天很多艺人的水平达到或超过陈祖章,但陈祖章作品所彰显的巧妙构思、意境、章法、布局等,匠心独运,显现出大家风范,在橄榄核雕的具有无可替代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此外,现藏于常熟市博物馆的清乾隆年间苏州吴县人杜士元雕刻的《渔乐图》也是一件优秀的核舟作品。橄榄核雕主要借助锉、凿、锥等刀具,运用浮雕、圆雕、镂空雕等技法进行雕刻。初学者需要在橄榄核上画样后再行雕刻,而对于大多数熟练者来说,所雕作品已经烂熟于心,他们会根据自己的经验走刀雕刻,一件件作品在他们的手下把握自如,应运而生。
核雕摆脱穷困
陈小玲自小就喜欢绘画和书法,只是因为家贫不能像城里孩子一样得到深造,出于对绘画的热爱,他很快就爱上了核雕,踏踏实实地跟着张习连学习核雕技艺。因为比别人用功,再加上有绘画底子,他很快就从陈任华的众多弟子中脱颖而出。一年半之后,陈任华鼓励他自己单干。因为陈小玲的手艺好,不到三四年时间,落款为“小玲”的核雕就在北京潘家园文玩市场小有名气了,同时邻村也有很多年轻人慕名到他的作坊里学习核雕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