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铸铝件的铸造一般都是选择金属熔点相对适中的,比如铝、锌等为原材料,通过加工设备铸造成各种各样形状的产品,应用在不同领域,由于铸造过程繁多,工艺复杂,也是造成压铸件破损的主要原因。一些生产厂家主要的检测力度就是对每道工序的压铸件的完整程度进行检测,不过这也成了生产工艺上的一大难点。
常见的铸铝件缺陷主要是开裂,因为在压铸过程中,应力没有符合要求,就会导致铸件破损。影响应力的主要原因是能的转换,由机械能、化学能、热能转换为设备的热应力,所以在生产压铸件的同时厂家要通过能量的转换的误差进行手动调节,保持设备的工作环境相对稳定。总体来说,一般压铸产品的破损都是出现在后一批产品加工上,所以工作人员就要在后期加工中适当的进行调节设备温度、设备个运作环境等,才能保证产品的合格率达到98%以上。
铸铝件通常是由铝锭重熔后进行生产,而这些铝锭首先是由铸造车间所提供的液体金属料配上调好合金成分的废料所构成的再生铝。当然应该优先考虑采用新的铝锭,减少含铁量及夹杂物以保证铝铸件有高的品质。但是全部采用新的铝锭所生产的铸件,按当前估计只会占到总量的14%,而86%的铝铸件由再生铝浇注。但是由于市场的迅速扩大,几乎不可能依靠再生铝来供应。
泊头铝铸件在5~10年内铝废料可供使用的数量首先为在铸件生产过程中所消化。按照1996年9月欧洲铝精炼及重熔组织(OEA)的年度报告,在1994年其成员国所生产的再生铝的量为382.6×104t,在国际市场中总计的铝废料在1995年为427.2×104t。这项数字的增加主要是受到高利润的刺激,实际上的缺额部分还得要靠新铝料来补充。
铸铝件作为金属制品容易产生裂纹现象。铸铝件产生裂纹缺陷主要是和因为在热处理过程中过烧或者过热引起的穿晶裂纹现象或者是铸件取出过早等一系列的问题都容易造成铸铝件产生裂纹。那么作为专业的生产铸铝件的厂家,应该怎样避免这种情况呢?
防止铸铝件产生裂纹应采取如下措施:
1.改进铸件结构设计,避免尖角,壁厚力求均匀,圆滑过渡。
2.采取增大砂型(芯)退让性的措施。
3.保证铸件各部分同时凝固或顺序凝固,改进浇注系统设计。
4.适当降低浇注温度。
5.控制铸型冷却出型时间。
6.铸铝件变形时采用热校正法。
7.正确控制热处理温度,降低淬火冷却速度。
我们坚信只有在生产过程中,减少废件的数量才能真正的降低产品的价格,这样才是行业中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