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轧机轴承在轧机上的配置型式与现在不同,当时主要采用两套调心滚子轴承并列安装于同一辊颈上。这种配置型式基本满足了当时的生产条件,轧制速度可达600rpm。但随着速度的提高,其缺点越发突出:轴承寿命短、消耗量大、成品精度低、辊颈磨损严重、轧辊轴向窜动大等。
轧机整个轴向的调整机构,这主要是利用轴套和万向联轴器之间相互连接而成的机构,比较常使用在对外置式的轴向进行调整。而且因为压下的螺母和球面垫的压下螺母,都是使用最标准的螺钉和轴承座来进行相互连接的,促使压下的螺母不可以和相对的轴承座之间发生转动的情况,因此只有当拉杆进行转动的时候,压下的螺母才可以带动轴承座进行升降运动,最终事项辊缝的调整。
因为轧机中轴承属于精密性的机械元件,对于其在日常的保管和存放上都有比较严格的要求:
一、首先是仓库的温度,因为轧机在轴承在出厂之前,基本都是涂抹过防锈油的,如果仓库的温度过低或者是太高的话,实际上都会对防锈油造成变质的影响,因此室内的温度应该保证和控制在0-25℃。
二、其次是仓库的湿度,如果仓库中的湿度过高的话,会导致轧机的轴承出现锈蚀的现象,那么仓库的湿度保证在45%-60%为佳。
三、再次是仓库的环境,要可以将轧机轴承进行单独的存放,如果必须要和其他的物品进行共同存放的时候,那么共同存放的产品不可以是碱、算和盐等化学的物品。还应该将轧机的轴承离开地面进行存放,并远离暖气等管道。
四、最后是定期的检查,根据轧机中轴承在防锈上的主要固定,可以每10-12个月之间,定期的对轧机轴承进行检查,如果检查的过程中,发现油封的包装出现生锈的现象,那么则需要对整个油封包装进行重新的检查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