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是一种在不同温度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流体间实现物料之间热量传递的换热器节能设备,是使热量由温度较高的流体传递给温度较低的流体,使流体温度达到流程规定的指标,以满足工艺条件的需要,同时也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主要设备之一。换热器行业涉及暖通、压力容器、中水处理设备,化工,石油等近30多种产业,相互形成产业链条
国内换热器行业在节能增效、提高传热效率、减少传热面积、降低压降、提高装置热强度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显著成绩。基于石油、化工、电力、冶金、船舶、机械、食品、制药等行业对换热器稳定的需求增长,我国换热器行业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将保持稳定增长,2011年至2020年期间,我国换热器产业将保持年均10-15%左右的速度增长,到2020年我国换热器行业规模有望达到1500亿元
(1)行业发展基础薄弱 国内企业的技术装备相对落后,规模偏小、产能不足等瓶颈制约了金属压力容器行业的发展速度。
(2)自主研发投入不足,整体技术水平落后 国内金属压力容器的主要制造技术和产品主要来自于对国外技术和产品的引进、吸收和消化,自主创新相对不足,而且多数是在引进国外技术和产品基础上产生的。
(3)设计与制造分离、设备成套能力较弱、产品附加值不高 国内设计企业与制造企业长期处于分离的状态,导致多数金属压力容器制造企业处于单一产品阶段,可以提供成套设备产品的大型企业较少,系统成套能力主要依赖于设计院,产品的附加值不高,产品差异和价格差异尚未在行业竞争中得到充分体现。
市场准入障碍 金属压力容器属于特种设备,其生产遵循国家许可证管理结合强制监督检验制度,制造企业必须申领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发的《特种设备设计、制造许可证》进行生产。如果涉及到产品出口,则需要获得国际上认可的相关压力容器制造资质。压力容器制造许可划分为A、B、C、D四个等级,持证企业根据许可范围生产相应的压力设备,不得超出制造许可证批准的产品范围。企业必须拥有相应的生产、检测、安全条件以及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才能通过质量监督检验部门的验收和认证。因此,取得相关特殊资质和许可使得进入本行业的门槛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