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磨剂的主要原料是三胺、三乙醇胺等活化物质,是一种较好的络合剂,在水泥水化的过程中促使水化放热加快,能够加速铝酸三钙和石膏的作用,尽快形成钙矾石,产生增强效果。在水泥水化的碱性溶液中,能与Fe3+和Al3+等离子形成较稳定的络离子,这种络离子与水泥的水化作用形成溶解度很小的络盐,因此三胺、三乙醇胺不改变水泥的水化生成物,仅仅会促进水泥中各组份之间反应,与其它物质反应后最终生成钙矾石,随着体系中固相析出量的增加,水泥石的强度也得到提高。
助磨剂的制造工艺主要分为立磨工艺、球磨工艺两种,其制造工艺的不同助磨剂生产质量也会有所不同。水泥助磨剂的发明是源自于球磨工艺,基于分散物料颗粒的理论,用有机物、无机物或二者的结合体所产生的化学、物理机理来解决球磨机在粉磨水泥过程中出现的静电吸附、裂纹、絮团等现象,以达到改善水泥品质的目的。 立磨助磨剂的研发基本点在于如何稳定料层、如何降低物料颗粒循环次数及延长物料碾磨时间。与球磨工艺有着很大的差异。球磨工艺所用助磨剂主要是对物料起分散作用,可以提高物料的松散性,流速快,粉磨效率高。立磨工艺则正好恰恰相反,物料流速快,磨内停留的时间短,如果物料过于松散,在风的作用下悬浮在磨腔内,在磨盘上不能得到磨辊的充分碾磨,因此,立磨工艺使用不当的助磨剂反而不利于生产和水泥质量的改善。
国内水泥助磨剂的使用有哪些局限性?
1、国内助磨剂产品良莠不齐,水泥助磨剂行业无法得到进一步完善,因而导致选择产品时无法判定是否正确,加大难度。还存在很多由三乙醇胺和工业盐加工成型的低廉助磨剂。这样的产品一旦应用就会对水泥质量大打折扣。2、混凝土外加剂和水泥助磨剂的相容性也应得到足够多的重视,因助磨剂有不同类型,水泥也有不同品质,所以就导致这两产品使用影响更复杂,因此在不同使用条件下不能完全代表全部的适用性。在选择水泥助磨剂时,要完全按照所适合自己产品的助磨剂使用,只有了解透彻才能纵观全局,合理使用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