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小吃要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笔者认为,既要保证传统小吃的正宗风味和质量外,还要加强产权保护,维护品牌形象,大胆创新。另外传统小吃的产地大多都在农村,建议有关部门尽量为其搭建发展平台,吸引民间的老师傅将他们制作传统小吃的心得技巧、制作工艺挖掘整理出来,从而更好地继承优秀饮食传统,保护餐饮非物质文化遗产。
像里脊串、鱿鱼串等休闲小吃原料在业内有个新名词,叫“调理食品”,就是指以农产品、畜禽和水产品等为主要原料,经前处理及配制加工后,采用速冻工艺,并在冻结状态下(产品中心温度在18摄氏度以下)储存、运输和销售的包装食品。传统的销售模式通常为:生产商——物流——一级批发商——二级批发商——零售终端——消费者。作为零售终端的小吃摊主在购进这类食品原料时,通常没有直接与生产商对话的资格,需要通过批发商,而中间环节所产生的运输等费用通常占20%左右,利润经过这几个环节的分解到终端后,已经被分摊得比较薄了。因此,小螺号作为生产厂家,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适合小本创业者的模式:以县为单位,招独’家代理商,而独‘家代理商负责该品牌代理区域内的生产销售,代理商集生产商、批发商、配送商、零售商于一体,独享50%~70%的利润空间。
武汉小吃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精神文化体验与物质文化消费的有机结合也是当代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吉庆街的成功充分体现了文化与美食的魅力,是提高了小吃的消费档次的成功探索。然而这些是远远不够的,武汉小吃文化产业存在很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