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
机:177-0189-2037
QQ号:3428687443
电力后台监控系统产品概述
1、间隔层设备包括保护设备、数据采集、控制设备及指示显示部分等。
2、可视化: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电力系统安全分析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等的快速发展,可视化也是未来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可视化技术能够将传统的用数字、文字、表格等方式表达的离线信息,转换为通过先进的图形技术、显示技术表达的直观图形信息,以便于调度人员对电力系统运行的监控,对各种电网故障能更方便地作出准确地判断并采用合适的措施。
3、
CPU负载:正常情况下负荷率≤15%(任意5分钟内平均)。
4、变电站后台系统具有最佳的资源与规模适应性,界面友好,能够达到所见即所得的效果。
5、按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运行要求,将二次系统设备及功能进行综合考虑、优化组合设计,以达到继电保护及监控系统的协调一致。
6、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具有发展、扩充的余地。
7、单元控制装置接受命令到开始执行时间:≤1S。
8、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是基于科技发展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出现而逐步形成的一个概念。
9、能实现对事故的分析和恢复操作以及自动化系统本身故障的自诊断、自闭锁和自恢复等功能。
电力后台监控系统功能特点
1、间隔层各种保护测控装置的主功能完全独立于通讯网络,独立地保护电网安全运行。
2、控制和调节由计算机完成,减少了劳动强度,避免了误操作。
3、所有模拟量、数据量、开关量、脉冲量的实时采集、处理,按照通信规约的要求,上传给各个上级调度端,并对间隔层的设备进行管理和下发各种命令。
4、系统能够同时处理8个CCU通道信息,实时数据刷新周期小于3秒。
5、间隔层以站内一次设备(如变压器、电机、线路等)为间隔对象,面向对象,综合分析电站对信息的采集控制要求,分布式配置小型化、高可靠性的微机保护和测控单元装置。
6、主要通过对分布在配电网各个节点的开关的实时数据(如电流电压信息,开关保护行为SOE信息等)的采集,实现对电网运行的实时监控,使值班人员和系统调度人员通过管理平台及时把握系统的运行状态和事故处理的主动性,另外配套的手机客户端软件实现了移动终端功能,可随时随地查看或管理电网,提高电网的自动化管理水平、供电质量。
7、对供电系统进行集中管理和调度、实时控制和数据采集。
8、整个系统从上到下依次可分为变电站层管理站、计算
机网络、间隔层管理站、工业级实时网络、现场监控、保护和远动控制单元。
9、智能化:智能化调度是未来电力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智能调度技术采用调度数据集成技术,能够及时、有效地获取电力系统运行的实时信息,实现电网正常运行的实时监测和优化、预警和预防智能化控制、故障的智能判辨、故障的智能分析、故障的智能恢复等,最大限度实现全面、精细、及时、最优的电力系统运行与管理,已达到电力系统的调度、运行和管理的智能化。
电力后台监控系统工作原理
1、综合自动化系统中有电容器保护测控装置,该装置适用于各电压等级单星形、双星形和三角形等多种接线方式的电容器组的保护、测控。
2、时钟同步。
3、所有模拟量、数据量、开关量、脉冲量的实时采集、处理,按照通信规约的要求,上传给各个上级调度端,并对间隔层的设备进行管理和下发各种命令。
4、遥控:远距离的转换具有两个确定运行状态。
5、综合自动化系统是一个分布式系统,其中微机保护、数据采集和控制以及其他智能设备等子系统都是按分布式结构设计的,每个子系统可能有多个CPU分别完成不同的功能,由庞大的CPU群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高度协调的有机综合系统。
6、变电站综合电力自动化系统体系由“数据采集和控制”、“继电保护”、“直流电源系统”三大块构成变电站自动化基础。
7、
CPU负载:正常情况下负荷率≤15%(任意5分钟内平均)。
8、包含间隔级功能的单元直接定位在变电站的间隔上。
9、系统根据用户要求可按现场工程量最小设计,便于系统的现场安装维护,为变电站运行维护人员提供运行和监视所需的各项功能和手段,减轻运行维护人员的工作强度,为提高变电站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平台和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