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养鸡场饲料和技术是关键所在
选择全价平衡的饲料。使用不同厂家的饲料进行对比试验,如果鸡群产蛋率相同.选择耗料量最少的饲料,然后再根据死亡淘汰率和价格来选择饲料。为了保证鸡在12周龄前长骨、后期长肉,育雏期应使用高营养的饲料。确保鸡只在6周龄时骨骼的生长。如果6周龄没有达标,要延长育雏鸡料的供给时间。这样才能保证
骨骼的正常生长发育,这是育雏期要注意的问题。对于产蛋期,目前分两段饲养法:第1阶段是开产~产蛋高峰期饲喂高峰料。第二阶段是产蛋率下降到80%后,更换产蛋后期料,减少蛋白饲料的供给量,同时增加矿物质的供给量.因为这时蛋壳质量下降。过渡时期料,这里重点强调钙的供给。一般要求18周龄开始延长光照,同时供给高峰期料,但是钙的用量不能按照高峰期的标准,用含钙为2%的日龄.当产蛋率达到5%时,全部饲喂高钙日粮。
饮水。60%~70%的鸡死亡后解剖明显的看到大肠杆菌病的病变。众所周知,大肠杆菌病是通过消化道传播。传播途径是饮水和吃料,饲料中含水量不高,对大肠杆菌的繁殖不利.最有效的途径是通过饮水传播。不少养殖场都是乳头饮水器,个别场是开放式的饮水槽,不管是哪种,器具的消毒不及时引起大菌的大量繁殖,造成该病的发生。建议开放式水槽每天消毒,乳头式饮水器每月消毒一次,饮药后及时消毒。
耐心细致地观察鸡群。观察精神状态、粪便、采食和饮水情况。检查水槽是否漏水.乳头式饮水器是否出水。夜间听听鸡舍内有无呼吸道发出的异常声音。中午应仔细观察有无啄癖的鸡,若发现应立即拿出。
减少应激。制定严格的科学管理程序,饲喂、光照、集蛋、清扫卫生、供水、通风要定时、定点、定人,避免噪音,尽量谢绝参观,饲料变更要有一个过渡时期,防止突然变化。
自动化养鸡料线冬季使用注意事项
一、雏鸡饲养规则.雏鸡幼年生命比较脆弱,对温度,热度,对饲养的食物环境种种都比较苛刻,当 然一定要留意天气的变化,天气会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希望养殖户一定要重视这一块,温度适中对雏鸡的生长有利,鸡舍的搭设不能过高,过低,都不行,搭设前咨询有经验的,专业养殖户最、好.同时鸡舍大小对 雏鸡的数量也是有关系的.雏鸡需要的最、高温度达到36度,所以不管您选择的是热风炉还是水暖锅炉。养殖供暖设备这一块必须要注意好,建议养殖户在上鸡之前,提前检修一下养鸡热风炉,清理烟道。水暖锅炉要注意将水管做好保温,预防冰冻阻塞水的循环。
二、饲养法对作为种用的后备雉鸡可提供较大的活动空间,使种用雉鸡繁殖性能提高.在雏雉鸡脱温后,转到 鸡舍饲养时,为防止由于环境突变,雉鸡惊慌突然起飞乱冲乱撞,造成死亡损伤,应将雉鸡的主翼羽每隔2 根剪掉3根.鸡舍在使用养鸡设备饲养应在宽敞平地,供雉鸡生长.夏季气温高,水易污染,每天要换水两次,换水时要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刷洗水槽,必须保持有充足清洁 的饮水,槽内都不能断水,如果气温超过35度时,可在饮水中加入3%的白糖,有利于降温和防暑.当然最、好的建议是安装养鸡自动饮水器,也称禽用乳头球阀式饮水器,简称:水线。养鸡水线的优点是避免了鸡只水的污染,时刻为鸡提供干净的饮水。注意鸡舍外部供水管的保温,预防冰冻。
三、提供好必备的降温设备(风机、水帘),必备的供暖设备(热风炉),自动化喂料设备-养鸡料线,自动化饮水设备-养鸡水线,自动化环境控制设备。这种饲养方法,雉鸡的基本生活跟在大自然环境中一样,空气新鲜,卫生条件好,活动范围大,有足够的自动投放饲料,饮水,极有利雉鸡育成期的快速生长同时,在这种条件下生长的雉鸡具有野味特征,很受消费者的欢迎. 保持鸡舍清洁卫生,是减少疾病的根本措施,除按时清扫圈舍外,每周可用百毒杀或灭菌灵(1∶1000)喷 雾消毒两次,喷雾时应把,水槽拿出后进行.饲料中可加0.04%的土霉素,每周喂两次.饮水中加青霉 素每只1万单位每周喂一次,以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好的饲养方法才能长出健康的鸡,希望养殖户正确饲养,如果买养鸡设备请咨询华邦公司专业人员。
自动化养鸡设备是否能提高育成率
蛋鸡养殖设备规模大小与养殖配套设施完善程度、生产的技术含量、经营管理水平呈正比。由于我省蛋鸡养殖规模小、条件简陋,养鸡的设施、设备配套不完善,生产的标准化程度低,由此带来了生产水平低、疾病防控难度大、蛋品质量不安全等一系列问题。要提高蛋鸡产业整体素质,就必须从提高集约化程度入手。
从国内蛋鸡养殖设备发展过程看,目前的蛋价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基本持平,但饲料价格较大幅度上升。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每公斤蛋鸡料价1.4元左右,而目前达到每公斤2.5元,料价上涨近78%。虽然随着科技进步使蛋鸡产蛋水平较以前有所提高,但总体养殖效益下降50%以上。过去饲养一只产蛋鸡,只平效益一般15元左右,高的达30元以上,但由于目前饲料、劳动力、水、电等生产资料成本增加,在现阶段饲养蛋鸡,简陋条件下一般年收入5-10,出现大面积亏本的年份时常出现。在过去生产成本相对较低时期,粗话式生产仍然能够获利或生存,但在目前高生产成本条件下,育成率低、死淘率高、产蛋率低将没有出路,不转变蛋鸡生产方式就是死路一条。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