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流芳陵园是经过湖北省民政厅批准的大型园林式艺术陵园。武汉流芳陵园占地面积500多亩,园内东山、中山、西山三山相连,气势恢宏。中山'二妃山'是明太祖朱元璋太子王妃陵寝,为武汉市重点保护名胜,'流芳镇'由此而得名。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长赵朴初题词:“我佛平安留芳地,英魂不散万古扬” “万古留芳”流芳陵园具有独特优势:
武汉流芳陵园的特点是净,三座新山,一片净土;近,距关山三公里;静,山水绵绣,环境幽静。是市民踏青,郊游的好去处。清明期间市区内有祭扫专线车直达陵园。流芳陵园在全市设有销售网点,以价格平民化,服务亲情化的经营特色为市民提供优惠和便捷的服务。
龙泉山孝恩园公墓一座气势宏伟,体现着浓郁的中华民族古文化特色和展示现代艺术风格流派的武汉孝恩园公墓,经省民政厅批准坐落在武昌龙泉山,现已建设成为园林式公墓区。
龙泉山自古以来,因其风景独特而为历代王官达贵所折服。汉高祖刘邦以武昌为樊哙封地、哙死后葬于此处。公元1370年明洪武三年,朱元璋六 子朱桢为楚昭王,常游龙泉山,经佛、道工师勘察为“仙壤” ,叹曰“惜乃阳宅,若为阴宅极佳”。此后成为朱氏陵园,历经270年修筑了昭、贺等九座王墓。现被武汉市列为一日游风景名胜地区。
由于帝王拜谒陵墓的需要,在陵园内设立了祭享殿堂,称为上宫,陵区内置陪葬墓,安葬诸王、公主、嫔妃,乃至宰相、功臣、大将、命官。陵山前排列石人、石兽、阙楼等。
明代是中国陵墓建筑史上另一高潮,明代除了太祖孝陵在江苏省南京外,其余各帝陵在北京昌平县天寿山,总称明十三陵。各陵都背山而建,在整个陵区前都设置总神道,建石象生、碑亭、大红门、石牌坊等,造成肃穆庄严的气氛。其中定陵已经考古发掘,地下寝宫分前殿、中殿、后殿和左右二配殿,全部用石材构筑。
清代陵墓,前期的永陵在辽宁新宾,福陵、昭陵在沈阳,其余陵墓建于河北遵化和易县,分别称为清东陵和清西陵。建筑布局和形制因袭明陵,建筑的雕饰风格更为华丽。
中国陵墓是建筑、雕刻、绘画、自然环境融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