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广告的行业发展主要获益于城市交通、商业楼宇的建设和数据技术的发展,它的市场份额保持稳健增长。与传统电视、报纸、杂志、广播等广告形式相比,车身广告具备到达率高、视觉冲击强烈、分布时间长、千人成本低、城市覆盖率高、单一媒体分散但数量巨大等优势,已经成为商家必争、品牌竞选的公共沟通管道。
同时也加深了受众的识别率、认知率。高接触机率和稳定的接触频次形成网络。且随公共交通网络的发展日益延伸扩张。据实力传播的调查显示,车身广告是可见机会最,大的户外广告媒体。公交车平均运营距离为30KM左右,以车身广告的实际可视范围计算,单车可覆盖面积平均为0.5平方公里,每天运行次数平均7次,日均接触人次9.1万余。若以6个月发布时间计算,有效OTS可达到16380,000人次。
广告策略的配合
有效配合电波媒体的广告落地工作(高空+地面的广告投放模式)。对于在全国性媒体上投放广告的产品来讲,车身广告能够帮助其进行广告信息在各地域的落地工作。投放组合媒体的广告效果要远远大于单一媒体的广告效果,高空有电波媒体覆盖(电视),地面有车身广告配合,同时可以连接终端售点(卖场、超市、饭店、酒家等),提示消费者购买,以配合当地的销售。
车身广告的主画面和电视广告中的主诉求点相同时,可以让目标受众在强干扰的环境之下接受到电视广告后,再通过车身广告进行品牌识别,就可以大大加强电视广告的效果。
公交车车身广告的优势
高接触机率和稳定的接触频次
据实力传播的调查显示,户外媒体的到达率目前仅次于电视媒体,位居第二。
车身广告是可见机会的户外广告媒体。公交车平均运营距离为13KM左右,以车身广告的实际可视范围计算,单车可覆盖面积平均为0.3平方公里,每天运行次数平均10次,日均接触人次8.7万余,若以3个月发布时间计算,有效OTS可达到7800,000人次(以上海为例)。广告发布数量以及地域环境、城区面积等方面的差别,使不同城市的接触频次会有所差异,以15辆月发布规模的基础上,基本能够保证在目标区域中每周2次以上的接触频次,以此推算一个为期三个月的发布期,其目标区域总接触频次可以达到24次以上,足以保障其对广告的印象。通过策略性的媒介安排和分布,户外广告更能创造出理想的到达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