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磨剂在物料粉碎过程起着削弱固体强度的作用,使物料在磨内粉碎易于进行。有利于粉磨细度和粉磨效率的提高,减少细颗粒之间的聚结,以及细颗粒与研磨体和衬板间的黏糊。加入助磨剂后物料处于高分散状态,因此有效地增加了粉磨介质对物料的直接作用力,减少或防止了粘球糊磨现象,从而提高了粉磨效率。在磨内加入助磨剂能够加快磨内物料的流速,相应提高台时产量10%以上,降低熟料配比,增加混合材的掺加量提高水泥强度,降低研磨体的损耗及粉磨电耗等,从而还有利于水泥的装卸,并可以减少水泥库的挂壁现象。
使用水泥助磨剂的企业都知道,水泥助磨剂每个品种都有其最.佳掺量,液体产品掺量一般在0.03%-0.15%,掺量范围大,价格悬殊也大;粉体产品掺量一般在0.5%-1%,掺量大,价格也低。实际上,助磨剂加少了起不到好的效果,加多了助磨效果也不能增加多少,水泥企业追求的应该性价比高的产品。我国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于2007年6月1日正式实施, 在这个水泥新标准中增加了“水泥生产中允许加入≤0.5%的助磨剂和水泥中的氯离子含量必须≤0.06%”的要求。原来粉体助磨剂的掺量在0.8-1.0%左右,假如其中的NaCl含量为30%,那助磨剂中加入的氯离子量为0.15-0.18%。即使可把掺量降到0.5%,但加到水泥中的氯离子或硫酸根离子的量是没有变的。再外加水泥熟料及混合材中的氯离子量,水泥中的氯离子量将远远超过水泥新标准中的规定量。
助磨剂配方不是一劳永逸的配方,需要经过科学试验,针对不同熟料和混合材做对比试验,总结经验才行。水泥新标准的实施为助磨剂行业的转型打入了强心针,粉体助磨剂向液体助磨剂的转型势在必行。液体助磨剂的技术发展比较迅速,近期各高校和部分助磨剂企业在开发新型助磨剂,有的是高分子合成的助磨剂,助磨剂行业将迎来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