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吡嘧磺隆在香附子根系之间的传导性试验结果表明,氯吡嘧磺隆不但能杀死香附子的地上部分,而且能使香附子的块根变黑褐色并且在块根与块根之间有良好的传导性,使二级块根亦变黑褐色。
氯吡嘧磺隆施药适期研究发现,不同叶龄的试材对药剂的反应敏感性有很大差异,杂草1~3叶期时施药防效zui高,35g a.i./hm2处理剂量下达到90%以上的防效。
在玉米上的应用:在使用剂量为有效成分35克/公顷下,氯吡嘧磺隆对玉米田常见杂草苍耳、鸭跖草、反枝苋、香附子等的鲜重抑制率均在90%以上,但对禾本科杂草基本无效,且与对照药剂烟嘧磺隆有很大的互补性。氯吡嘧磺隆对玉米幼苗主根长抑制率存在较大差异,其IC50值由高到低依次为泰爆1号、强盛16、郑单958、农大108、五岳21、鲁单981、中玉9号、金海5 号、农大0638、甜玉米。氯吡嘧磺隆在玉米与香附子、反枝苋之间的选择系数分别为16.11、13.18,显著高于对照药剂烟嘧磺隆。
氯吡嘧磺隆作用速度慢,杂草死亡要15天左右,药物要通过杂草光合作用慢慢传导到根部,才能达到斩草除根的效果。该药不宜和2甲4氯混用,加用2甲4氯后杂草很快停止光合作用,死草速度加快,3~5天见效,但这样会使氯吡嘧磺隆不能有效传导到杂草根部,除草不彻底,易反弹。稻田用氯吡嘧磺隆除草,一般不需要和助剂混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