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件应用历史悠久。古代人们用铸件作和一些生活用具。近代,铸件主要用作机器零部件的毛坯,有些精密铸件,也可直接用作机器的零部件。铸件在机械产品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如拖拉机中,铸件重量约占整机重量的50~70%,农业机械中占40~70%,机床、内燃机等中达70~90%。各类铸件中,以机械用的铸件品种最多,形状最复杂,用量也最大,约占铸件总产量的60%。其次是冶金用的钢锭模和工程用的管道、以及生活中的一些工具。
铸件也与日常生活有密切关系。例如经常使用的门把、门锁、暖气片、上下水管道、铁锅、煤气炉架、熨斗等,都是铸件。
铸件缩孔:
其他名称:缩眼、缩空。
特征:压铸件在冷凝过程中,由于内部补偿不足所造成的形状不规则,表面较粗糙的孔洞。
产生原因
1、合金浇注温度过高。
2、铸件结构壁厚不均匀,产生热节。
3、比压太低。
4、溢流槽容量不够,溢口太薄。
5、压室充满度太小,余料(料饼)太薄,最终补缩起不到作用。
6、内浇口较小。
7、模具的局部温度偏高。
排除措施
1、遵守合金熔炼规范,合金液过热时间太长,降低浇注温度。
2、改进铸件结构,消除金属积聚部位,均匀壁厚,缓慢过渡。
3、适当提高比压。
4、加大溢流槽容量,增厚溢流口。
5、提高压室充满度,采用定量浇注。
6、适当改善浇注系统,以利压力很好地传递。
金属液态成型的工序多,且难以精确控制,使得铸件质量不够稳定。与同种材料的锻件相比,因液态成型组织疏松、晶粒粗大,内部 易产生缩孔、缩松、气孔等缺陷。其机械性能较低。另外,劳动强度大,条件差。有优良的机械、物理性能,它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强度、硬度、韧性配合的综合性能,还可兼具一种或多种特殊性能,如耐磨、耐高温和低温、耐腐蚀等。
铸件的重量和尺寸范围都很宽,重量最轻的只有几克,最重的可达到400吨,壁厚最薄的只有0.5毫米,最厚可超过1米,长度可由几毫米到十几米,可满足不同工业部门的使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