犁耕作业跑茬的处理诀窍
春耕作业时,犁耕作业往往跑茬,影响作业效果,下面介绍跑茬的原因和处理诀窍:
一、产生跑茬的原因
1、机组犁耕前,未进行田间清理或清理的不彻底。
2、驾驶员在犁耕过程中,发现有堵犁拖堆现象时未及时排除。
3、土壤坚硬或草根层过厚,犁铲入不了土。
4、犁铧刃口秃钝或铲尖垂直间隙过小。
5、犁轴严重变形。
6、犁的深浅调整不当,耕翻过浅。
二、处理技巧
1、机组在犁耕作业前,要对田块进行清理;在犁耕作业中,如发现堵犁拖堆时,要立即进行排除。
2、按照技术要求进行检修和校正犁铧、犁梁、犁轴及升降起落机构,确保犁的技术状态良好,并及时展延犁铲,使犁铲刃口锋锐,还要使犁铲的铲尖、铲翼、犁床末端的三支点稳定,保证犁体三间隙的正确。犁的铲刃间隙和垂直间隙应分别为8-10厘米和10-15厘米,使犁铧的铲刃具有良好的切土性能,保证犁铧入土性能良好。水平间隙应为8-10厘米,主要是增强犁铧的侧向入土能力,保持犁铧在作业过程中的稳定性。
3、为了防止机组在地头拐弯时,因犁铲不易入土而引起的跑茬现象,在机组耕翻前,可先耕起拐弯地带的枕地线,并使土垡向地外侧翻转。
4、如果所耕地块土质干硬,入土较困难,可在地头上横耕一犁,以加速犁铲入土,缩短地头的长度。
提升农机装备数量,是加快机械替代劳动力步伐的迫切之需;推动装备结构合理优化,则是促进农业机械化持续发展的长远之道。要充分发挥补贴政策的导向作用,根据农业生产发展需要,在确保装备总量增长的前提下,做到数量增长与结构优化并举,以增量调整带动存量优化,以存量优化促进结构升级。要着重促进农业生产急需、薄弱环节机具的发展,加快老旧农业机械的更新报废,促进作业机械和拖拉机配套机具的发展,改善配套比,提高利用率,降低单位能耗,避免低水平重复购置、资源浪费和效益下降。
我公司在引进各项先进生产技术的基础上,又创新开发了许多适应市场的新产品,如我研发人员针对地质结构复杂易拉断、拉伤犁架而研制的防折断型保护犁柱,有力的保护了犁柱、犁架,使机具在作业时减少了维修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维修成本,使产品能顺利地在市场上推广使用,并深受用户的赞誉和好评。另外,本公司可根据用户的具体要求定做特种型农机具,以满足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千千万万客户的满意是我们金源机械孜孜不倦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