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岁时记》说:“六月伏日进汤饼,名为避恶。”恶,疾病和污秽也。伏天苍蝇细菌多,饮食不洁,易患肠道疾病,而“汤饼”用开水沸煮,趁热吃,这可能是古代伏天污染最少的食品,会大大减少疾病的发生。病人抵抗力差,当然要吃最洁净的食品。这也就是为什么千百年来,侍候病人的饭食,多用面条。
今人考证,汤饼实际是一种面片汤,将和好的面团托在手里撕成面片,下锅煮成。如果将“撕”改成“刀削”,就成了至今仍在山西一带广为流传的刀削面。后来制面工艺改为:先揉搓到像筷子那样粗细,一尺一断,盘中盛水浸。“宜以手临铛上,挼令薄如韭叶,逐沸煮”(《齐民要术》),这时面的样子类似宽面条。到晋时,又成细条状。傅玄《七谟》道,“乃有三牲之和羹,蕤宾之时面,忽游水而长引,进飞羽之薄衍,细如蜀茧之绪,靡如鲁缟之线”,这几乎可以和厉恩海的手艺相媲美了。
一、西兰花:
含蛋白质、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等,营养成分位居同类蔬菜之首。食用方法:先用开水焯一遍,再加入面条的卤料中拌匀即可。
二、芦笋:
被称为“蔬菜之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纤维素、钙、维生素C、维生素B、叶酸、维生素A等,氨基酸含量比其他蔬菜高出27%,不仅营养成分含量高,且所含组分比例得当。食用方法:将芦笋洗净切段用开水焯熟后加入卤料里,最后再加入煮熟的面条中。
原料:宽面条
辅料:油适量,娃娃菜一根,豆苗一小把,小葱3根,小红辣椒2个,肉松一勺。
做法:
1、小葱切碎,娃娃菜切成大小合适的块。豆苗要摘去须根,洗净沥水。
2、锅里加清水,大火烧开后,加一小勺盐,再放入鲜面条,煮至七八成熟,就是煮至面条里有一点白芯。将豆苗和娃娃菜扔入锅中,待锅子再次沸腾即可将面条和娃娃菜豆苗捞出。
3、面条、娃娃菜和豆苗捞出之后过凉水,然后沥净水分。沥水之后的面条放在大碗中。
4、在面条上分别放上葱花、芝麻、红辣椒、肉松、盐,再淋上适量的蒸鱼豉油。
5、重新起锅,倒油,油要多一些,大概是平时炒菜用量的两倍,烧至油微微冒烟,将热油淋在面条上面,食用前拌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