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体太阳能工程存在部分的问题
1.技术成熟度不够,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欠佳。许多大型集热系统或多或少地存在能源搭配比例不合理、使用效率不高等问题。特别是在太阳能与地源热泵、生物质能、风能互补等新兴领域,目前基本处于创新研究阶段,实际应用中的产品改进空间巨大,后期仍需广大生产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2.产品的技术标准体系亟待建立。目前该领域的多数新产品缺乏成熟的技术标准,产品的整体质量判定基本以企业标准为主,各企业间的产品标准又参差不齐。这样的现状,既为产品应用后的质量验收埋下了隐患,又使产品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形成了障碍。
3.产品的售后保障服务体系急需规范。多能互补型产品的售后服务涉及多种类产品,产品的销售者在经营过程中应当及时考虑到售后服务人员的技术分配比例,提高售后人员的综合服务水平,规范售后过程中各种“疑难杂症”的“诊疗”水平,切实保证用户无后顾之忧,杜绝让售后成为产品推广和应用的壁垒现象。
几点建议
1.主动出击,加大与煤、电、气等传统能源的互补力度,逐步提升太阳能在能源结构中的地位。
2.开阔胸怀,在zui大限度利用太阳能的前提下,以开放融合的心态与光伏、风力、地源热泵等其他可再生能源结合使用。
3.重点研究太阳能与其他能源有效的匹配方式,提高太阳能保证率;研究开发出成熟的集成技术,特别在集成控制方面,以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及运行的经济性。
4.因地制宜,选择zui合适的能源互补方式。结合不同能源的特点,综合考虑不同区域的太阳能资源、气候、能源结构(供给方式)、经济发展水平、市场需求等差异,研究太阳能与其他能源互补方式和占比,开发技术可行、运行经济、节能显著的多能源互补供热系统,以使系统达到zui佳节能效果。
5.将太阳能与多能互补作为技术切入点,向跨季节蓄热、制冷、工农业、中高温热发电等领域多元化发展和应用,并积极进行试点和推广。
综观太阳能热利用的现状,国外主要以平板太阳能为主,国内则以真空管为主。在能源利用效率方面,平板热效率可达到76%以上。(虽然国外以平板太阳能为主,但是这与国外太阳能社会资源有关),以及所处地理位置有关。平板太阳能热效率可达76/100,是在夏季赤道位置,因为平板太阳能有温室效应,并不是所有地区具有条件。
我国太阳能经历平板太阳能向真空管发展选择。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销量减小局面,这与金融危机的经济状况,国家经济政策,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发展规律及企业经营行为有关。
并不能说真空管太阳能产品不适应市场。佳友阳光太阳能在一思想指导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开发全玻璃真空管防漏发与真空管太阳能产品配套。完善真空管太阳能产品,优化我国太阳能产业社会资源,满足社会不断进步需求。)在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应用中,平板太阳能更符合建筑的美观性,并且兼具屋面和集热双重功能。
在我国太阳能热水器市场上,目前真空管热水器占有jue对优势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且发展势头也异常火爆,前景更是迷人。但我们不可忽视的是近年来平板热水器异军突起,成为展会上的亮点,国内用户的新宠,国际市场的主流,甚至还被一些专家学者认为是未来太阳能热水器的发展方向。如果我们沾沾自喜于真空管热水器的规模和水平,而不去认真地研究平板太阳能热水器的优势与发展,我们就不可能放眼长远,把握未来,掌握进军国际高端市场的主动权。
分析太阳能热水系统在建筑一体化推广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太阳能产业界和建筑业再的协作与共同努力,发挥各自优势,都可以得到较好的解决,尤其是对于城市中的排屋、别墅等低层住宅以及多层、小高层住宅类型,其建筑类型特点与太阳能热水系统更易实现一体化以及资源利用的zui大化。
但对于高层住宅建筑在太阳能一体化应用中依然存在很多困难。除了认识观念上的转变外,更多还需从技术上进行创新和改进,现阶段高层住宅建筑的整合设计研究依然处于起步试验和示范工程阶段,相关理论研究还较少,太阳能热水系统在高层建筑上的推广应用研究还根不足.根据目前实际应用情况,我国高层住宅建筑的太阳能热水利用主要存在以下方面问题:
从建筑一体化的规划、设计、施丁角度分析
①高层住宅碌顶面积有限,人口居住密度较大,屋顶空间无法满足所有住户太阳能集热器的安装。若将集热器安装于立面,按照甘前的建筑日照间距,低层住户的集热器无法接受充足日照,会严重影响系统效串和使用舒适度,而采取简单加大建筑间距的规划方法,会造成太阳能利用的“节能不节地”现象。
②建筑设计之初未充分考虑太阳能集热器安装位置,集热器和建筑形象不协调,往往会为了顾全建筑美观性,而牺牲系统设计的合理性,加大了辅助能源的使用比例,造成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节能不节钱”。
③将太阳能热水系统作为后置或特定开发的项目不在少数,致使产品策划、设计和土建施工不能同步进行·不仅会增加施工安装成本,也会由于设计的不判位、不合理,导致太阳能热水系统在安装时不规范,对建筑结构、防水保温构造的破坏,导致楼宇、高空跌落等质量与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