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臂吊起重机蛙式支腿磨损的修复:悬臂吊起重机蛙式支腿最易磨损处是活动支腿上的导向槽,如果它的工作表面的磨损量达到1.5mm时,就应更换;否则,在收放支腿时,活动支腿与固定支腿将会产生撞击现象,容易引发事故。此时须对导向槽的工作表面进行焊补。先将活动支腿拆下,测量导向槽的尺寸,决定补焊的厚度。补焊时,所示用螺钉5和螺母将长方形的紫铜垫安装好,紫铜管套在螺钉上,补焊完一段,再移动补焊下一段,直至焊完为止。为了方便,也可将焊条适度折弯。但要注意焊补的位置一定要在导向槽的下表面。这样做不会影响液压缸活塞杆的行程和在支腿承重时固定支腿和活动支腿的相对夹角。焊后,用一个标准的轴(轴径等于滚动套的外径)做基准,进行修形,并应注意其两边槽须用同一根轴同时修复。
在操作过程中,钢丝绳与其它设备不正常的接触容易造成外伤。最明显的外伤是悬臂吊钢丝绳在滑轮里滑槽,在卷筒上跳出挡板,结果常常使几十米乃至数百米的钢丝绳因为局部轧坏而报废.防止钢丝绳外伤的关键在于完善起重机设备。滑轮应设置可靠的防滑槽挡圈,挡圈与滑轮外圈的间隙不大于钢丝绳直径的1/5。卷筒上的钢丝绳不能松弛太多,以防绳圈跳出挡板在缠紧时轧坏。
另外普通悬臂吊钢丝绳带有自转性,如果绳股的端部不加捆扎便施加张力,则绳股会向倒捻方向旋转,这是造成钢丝绳扭结的内在因素。防止钢丝绳扭结可采取以下措施:
1)在重要的悬臂吊起重设备上选用不旋转钢丝绳。
2)在钢丝绳的自由端设置防转装置。
3)加强悬臂吊操作人员工作责任心,发现扭结迹象立即停止操作,释放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