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商迎接智能家居浪潮 “三步走”破瓶颈
第1阶段,做一款体验很好的产品让大众用起来。该策略从智能单品出发,找准用户需求点,如选择用户经常使用的、关注度高的智能单品,或是智能家居的入口产品,如手机、路由器、电视/盒子等,主推精致轻巧、价格低廉,借此产品打开智能家居市场。只有赢得大众青睐,才能抢占市场,带动高端的定制消费。在线下,一方面可与营业厅联动,增加用户体验店的建设,让普通消费者随时可以感受到智能家居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捷与舒适;另一方面要保证智能家居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水平,不应由于产品质量差和服务不到位而降低品牌认知。
第2阶段,鉴于用户用得好就会买第二个,因而要做好不同产品联动的准备,从单品智能化进一步扩大市场,在不同产品上做到数据上的互通互动。同时注重加大营销力度、强化企业品牌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建设,改善人们的思维方式,全面认识智能家居产品,了解智能家居的行业发展现状,从而打消人们对智能家居最初的“炒概念”的认识。
第3阶段,利用多个产品形成一个智能系统,进一步实现跨产品数据互通和互动,打造智能家居生态圈,不同产品之间不仅可以进行数据互通,并且可将其转化为主动行为,不需要用户再去人为干涉,搭建起具备完善智能产品的跨品牌、跨品类互动平台,所有产品遵循着统一标准,无缝连接在统一平台上。运营平台化是今后的发展趋势,智能家居厂商、系统集成商是平台化运营后的高端定制服务。经过洗牌,有品牌有实力的智能家居厂商、集成商在开发高端定制客户市场方面将迎来巨大空间。
照明智能化 引起家居行业变革 智能照明取代传统照明
如果说传统照明还是一键一灯式的开关方式,过于陈旧机械,主人进出房间必须牢记开关,稍不留神就会忘记关灯,浪费能源。特别是有急事出门,非常容易忘记关灯,如果需要调节光线时,需要弯腰慢慢调试,非常麻烦。而且,当前百姓住宅宽敞,房间较多,如果没有遥控功能,开关灯确实非常不便。
目前,多数家庭和办公场所仍采用传统的照明方式,仅仅有部分智能大厦实现简单的区域照明和定时开关功能,工作和生活非常不便。相形之下,智能照明则表现出明显的优越性,既可满足建筑的照明要求,也能提升环境品质,还充分利用照明控制节约能源,从而让建筑更节能环保。
举例来说,智能照明能够通过智能设置,让家中的吊灯、挂灯、壁灯等所有灯具进行科学化、合理化使用,从而实现便利和节能效果,例如,可以通过场景设定,出现会客、回家、晚餐、离家、睡觉等多种模式,根据实际需要和生活习惯进行调剂使用,满足人们多种生活场景的需求,丰富了环境效果,主人也变得更为省心省事。
智能照明不仅让生活变得丰富,还能节约能源,不仅通过设置做到人来灯亮,人走灯灭效果,还能在使用过程中考虑到自然光照角度,让暗处灯光强,亮处灯光弱,从而做到整体平衡。数据显示,使用智能照明系统,可以让普通家庭比原先节省20-40%的电费,对许多家庭无疑来说具有难以抵挡的诱惑力。
智能照明将成未来照明技术新趋势
用户不用触摸开关,只需轻轻按一下遥控器,家里的照明灯就可以自动开关。预计在不久的将来,智能照明产品将取代普通照明产品,成为照明行业的新锐主流产品。所谓智能照明控制产品,是在确保灯具正常工作的条件下,给灯具输出照明功率。这样既可减少由于过压所造成的照明眩光,使灯光发出的光线更加柔和,照明分布更加均匀;又可大幅度节省电能。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节电率可达20%~40%。
在2012年的各大照明类产品展会上,众多企业推出了新型智能照明产品。智能灯具的亮相频率与前几年相比极大提高,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目前,城市管理者逐渐认识到智能照明产品的技术优势,开始在社会上推广开来。在奥运科技前景论坛上,智能照明被提上议程。上海市有关部门决定,在夏季用电高峰时,上海市中心主要景观道路上的路灯要安装智能控制系统。
虽然政府大力推广智能照明产品,但是智能照明控制技术复杂,掌握这项技术的企业很少,如美国的路创和澳大利亚的邦奇、索恩、ABB等实力雄厚的大公司,而国内达到实用水平的企业只有几家。从目前智能照明控制技术的发展情况来看,各家企业在开关技术上应用PC、IC、IT等现代技术,给灯具增加无线遥控、亮度无级调节等新功能,方便用户使用。
与传统照明相比,智能照明可达到安全、节能、舒适、高效的目的,因此智能照明在家居领域、办公领域、商务领域及公共设施领域均有较好发展前景。目前,中国智能照明市场并未成熟,智能照明的应用领域还主要集中在商务领域和公共设施领域,酒店、会展场馆、市政工程、道路交通领域内对智能照明的采纳使用较多;此外,办公建筑和高端别墅项目也有采用智能照明。随着国内智能照明研发生产技术的发展和产品推广力度的加大,家居领域的智能照明应用有望得以普及。
CMIC预计未来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将调光模块、开关功率、场景控制面板、传感器及编程器、编程插口、pc监控机等独立控制模块连接在计算机数据线上,组成一个独立的照明控制系统,可实现对灯光系统的智能化管理及自动控制,便于营造出舒适的照明环境,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将成为未来照明技术发展的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