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潢设计之巴洛克风格
巴洛克风格的主要特色是强调力度、变化和动感,强调建筑绘画与雕塑以及室内环境等的综合性,突出夸张、浪漫、激情和非理性、幻觉、幻想的特点。打破均衡,平面多变,强调层次和深度。使用各色大理石、宝石、青铜、金等材料装饰,华丽、壮观,突破了文艺复兴古典主义的一些程式、原则。在室内将绘画、雕塑、工艺集中于装饰和陈设艺术上,墙面装饰多以展示着精美的法国壁毯为主,同时镶有大型镜面或大理石,或以线脚重叠的贵重木材镶边板装饰墙面。色彩华丽且用金色予以协调,以直线与曲线协调处理的猫脚家具和其他各种装饰工艺手段的使用,构成室内庄重豪华的气氛。法国18世纪前流行巴洛克风格的家具和室内陈设、墙面、天花板、门楣、窗柜用壁画或者浮雕锦缎做装饰,显得空间开阔;家具富有柔和、浪漫色彩。
后现代主义一词最早出现在西班牙作家德·奥尼斯1934年出版的《西班牙与西班牙语类诗选》一书中。50年代美国在所谓现代主义衰落的情况下,也逐渐形成后现代主义的文化思潮。受60年代兴起的大众艺术的影响,后现代风格是对现代风格中纯理性主义倾向的批判,后现代风格强调建筑及室内装潢应具有历史的延续性,但又不拘泥于传统的逻辑思维方式,探索创新造型手法,讲究人情味,常在室内设置夸张、变形的柱式如断裂的拱券,或把古典构件的抽象形式以新的手法组合在一起,即采用非传统的混合、叠加、错位、裂变等手法和象征、隐喻等手段,以期创造一种融感性与理性、集传统与现代,糅大众与行家于一体的即“亦此亦彼”的建筑形象与室内环境。
壁炉原为西方室内取暖的建筑设施。天暖时一般不用,但仍然能作为室内的主要装饰部件。如法国卢浮宫内的壁炉,装饰得相当豪华。除了选用上等的石材以外,还有许多雕刻精细的石雕人物塑像,及丰富的折枝卷草纹饰,环绕在炉的周围和墙面的装饰上,用金线勾勒。台面还摆放高级陈设品,陈设效果和建筑古老式样非常和谐,成为室内的重点装饰。而今室内环境往往有取暖设施,但作为西方古老文化习俗,一直被保留下来。
目前我国有些家庭也追求“欧陆式”风格,用柱头在居室内进行装饰,有的也采用壁炉的形式,所以说欧洲壁炉在中国有一定市场,古老的欧洲文化伴随着它的壁炉,已经走入了中国的饭店和家庭。壁炉是古老文化的象征,由于时代不同,在欧洲兴起了新式壁炉热潮,与古老传统式样有天地之别。总的来说,新式壁炉构思新颖、造型简洁、用色大胆、工艺单纯,与现代化的住宅装饰非常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