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菜(学名:Doellingeria scaber (Thunb.) Nees)为多年生草本,有地下茎。茎直立,叶互生,边缘具锯齿或复锯齿。头状花序集成疏松的伞房状。总苞半球形。舌状花约10个,舌片白色。瘦果倒卵圆形或椭圆形。花期6-10月;果期8-10月。广泛分布于中国东北部、北部、中部、东部至南部各省,生于山谷坡地、草地和灌丛中,极常见。也分布于朝鲜、日本、苏联西伯利亚东部。东风菜在浙江民间广泛应用于治疗蛇毒,效果良好。
形态特征
根状茎粗壮。茎直立,高100-150厘米,上部有斜升的分枝,被微毛 。基部叶在花期枯萎,叶片心形,长9-15厘米,宽6-15厘米,边缘有具小尖头的齿,顶端尖,基部急狭成长约10-15厘米被微毛的柄;中部叶较小,卵状三角形,基部圆形或稍截形,有具翅的短柄;上部叶小,矩圆披针形或条形;全部叶两面被微糙毛,下面浅色,有三或五出脉,网脉显明。
头状花序径18-24毫米,圆锥伞房状排列;花序梗长9-30毫米。总苞半球形,宽4-5毫米;总苞片约3层,无毛,边缘宽膜质,有微缘毛,顶端尖或钝,覆瓦状排列,外层长1.5毫米。舌状花约10个,舌片白色,条状矩圆形,长11-15毫米,管部长3-3.5毫米;管状花长5.5毫米,檐部钟状,有线状披针形裂片,管部急狭,长3毫米。
瘦果倒卵圆形或椭圆形,长3-4毫米,除边肋外,一面有2脉,一面有1-2脉,无毛。冠毛污黄白色,长3.5-4毫米,有多数微糙毛。花期6-10月;果期8-10月。
生长习性
东风菜在东北每年4月下旬开始萌发,5月长出茎叶,6-7月为花期,花期基部叶开始枯萎脱落,8月果熟,9月果后营养期,10月初植物体开始枯黄,生育期比较长。东风菜为典型的中生地面芽草本植物,对土壤的要求也刁;严格。
作为 伴生种,东风菜喜生于 落叶阔叶林下、灌丛及林缘草地。在森林带与草原带连接的林地草甸、沟谷坡地及低洼的草匈中也常见。
分布情况
广泛分布于中国东北部、北部、中部、东部至南部各省,生于山谷坡地、草地和灌丛中,极常见。也分布于朝鲜、日本、苏联西伯利亚东部。
食用价值
每100克东风菜含水分76克,蛋白质2.7克,粗纤维2.8克,胡萝卜素4.69毫克,尼克酸0.8毫克,维生素C28毫克。东风菜可增强人体免疫功能,东风菜富含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人体免疫功能,使人健康少病。东风菜还有清热解毒,活血消肿的功效,现代科学发现,东风菜含有某些物质,具有解热镇痛,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东风菜凉拌食用过量有可能导致泄泻;另脾胃虚寒者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