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停哪? 拿出手机! 找智能车位
在昆明开车去市中心,很多人都会担心找不到车位。今后出门前是否就能了解各大停车场的国家发改委网站公布7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城市停车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要求各地加快对城市停车资源状况摸底调查,建立并开放停车基础数据库,支持移动终端预约车位,实现计费功能,这是“互联网+”大背景下的一大亮点。其实,这在昆明早已先行先试。目前,相关部门已上报市民出行信息系统建设方案,并已进行停车APP构思研发阶段。待停车APP推出后,手机上打开停车APP,就可快速找到空余车位……
车位缺口大
数据显示: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4年底,昆明市的公共停车位已升至23.8万余个,但每日公共停车位需求在40万个左右,除去部分车主自己拥有私家停车位,仍有8万个左右的需求缺口。直观上的缺口是不是代表高峰期所有停车场都停满了呢?记者在同一时段、路段走访中发现,这个结论未必正确。
意见提出:各地加快建立停车基础数据库,促进智能停车诱导系统、停车与互联网融合支持移动终端互联网停车应用的开发与推广,减少因寻找停车泊位诱发的交通需求。
23.8万个停车位分布在哪些停车场,这些停车场又在哪儿,权威部门可否公布停车场地图,车主是否有掌握所有停车场信息的渠道?其实,在昆明的大街小巷已有3000多个路边智能停车位。14日上午,在昆明市国资公司下属昆明国兴市政工程有限公司的机房,记者看到了昆明市主城区内路边停车场的动态数据:11时14分,敬德巷路边车位剩18个。据了解,目前,该公司“停车自动扣费车载标签”进入内测阶段,标签涵盖车主姓名、车牌号和电话等信息,停车位上的感应器能读取标签信息,获取停车起止时间、时长和收费等。
昆明国兴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杜亚勋介绍,这些车位信息将来会被每一位车主掌握,路边的智能停车位只是昆明“互联网+智能停车”的起步。“相关部门已上报市民出行信息系统建设方案,未来也会开发停车引导APP。”目前已进行停车APP构思研发阶段,争取尽快推出。
城区小学门口都存在交通拥堵 校门口的停车问题咋解决?
开学近一个月,城区各学校尤其是小学周边拥堵效应凸现,几乎在城区每所小学门口,一到上学、放学时间,前来接孩子的家长以及他们停放在路边的交通工具,都将校门口周边的马路、人行道围个水泄不通,甚至还会将整条马路堵成停车场。有市民打进帮办热线,请我们关注这一民生问题。从即日起,本报将和相关部门以及市民共同来关注、讨论这一话题。
学校门前堵得慌
9月18日上午7时30分,位于市区讲舍街的市实验学校小学部和初中部门前的停车线内已经停了多辆送孩子上学的私家车。到了7时40分,停车位已一个不剩。马路上,由学校划起的“接送线”外则停满了私家车,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也见缝插针钻进来。现场俨然成了一片“车海”。由于部分家长送完孩子后,随意调转车头,导致机动车走走停停,还要注意穿插在车流中的行人及自行车、电动车,车辆之间的间距不过十几厘米,整条马路变成了停车场。
一位家长告诉记者,孩子在市实验学校读二年级,每次都是由她接送孩子上、下学。“每逢放学高峰期,整条讲舍街就被家长们及他们停放在路边的交通工具堵了三分之二,只剩下一两米宽的路面供其他车辆通行。”这位家长说,“我接送孩子快两年了,一直很挤。”当天下午3时45分,位于市区新河沿的新华小学门前也挤满了接孩子的家长大军。学校一侧的停车场内早已没有空余车位。自行车、摩托车和电动车都被家长们搬上了车道,“我买车主要就是为了接送孩子方便,可是每天放学,校门口都堵成了一锅粥,还不如步行快。”站在路边等孩子放学的刘女士说,“我这几天接女儿,就是走着来的。”还有很多家长的想法与刘女士不同,家或单位离学校较远一些的家长,会早早来到学校占车位,“前几天我提前半小时就来接孩子,想抢个车位,可是学校门前和路边上也早就都停满了车。”将车停在路边的洪先生说,由于来接孩子的家长太多,放学后的校门口如同集市一般。
目前,我市不少新开发区已经开始考虑通过兴建立体车库,解决用户停车难的问题;一些地面空间有限的老旧小区增加车位很难,只能考虑立体车库;而另外一些停车位需求量大,但空间有限的医院、银行、商务楼等也开始考虑建设立体车库。相信不久的将来,我市会有越来越多的立体车库出现。
'简易审批'解长安大厦难题 曾因停车位造成拥堵
简化审批程序,对于小型或利用自有土地建设的停车场,鼓励实行备案制。”近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城市停车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令上海长安大厦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胡敏华心生期待,公司为缓解停车困局新建了两个机械停车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