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物种分布来看,大约在5万年前,在云南地区已经出现了早期的稻属植物。故推测亚洲最早种植稻谷的地区应该是云南地区。
在长江下游发掘的某遗址中存在稻作证据。大米最早的种稻人是长江下游的中国先民,早在7000年前,中国长江下游的原始居民已经完全掌握水稻的种植技术,并把稻米作为主要食粮。
大米中的脂肪含量很少,稻谷中的脂肪主要集中在米糠中,其脂肪中所含的亚油酸含量较高,一般占全部脂肪的34%,比莱籽油和茶油分别多2-5倍。所以食用米糠油有较好的生理功能。
大米仓库通常采用的熏蒸的方法,[3]家庭采取日晒或放置花椒等方法对稻米进行防虫、驱虫。未熟粒、虫害粒等受伤害或发育不健全的米粒,不仅易发生劣变,还会导致正常大米的劣 籼米变。储藏中游离脂肪酸、蛋白质与淀粉相互作用可形成环状结构,将强了淀粉分子间的氢键结合,影响大米蒸煮时的膨润和软化。储藏中影响稻米品质劣变的因素主要有微生物、虫害及自身的生化变化等。其中自身的生化变化是大米劣变的主要原因,如发芽率减少、蛋白质降解和脂肪的氧化等,可导致稻米失去新米的清香,产生不良的“陈米臭”。与新米相比,陈米做的饭硬,且黏度下降,烹煮时间延长。而要抑制这些变化,主要应考虑储藏条件。
淘米次数以2-3次为宜。
淘米的本意是将米中掺杂的灰尘洗掉,没有必要反复冲洗,否则只会导致营养流失。
用手轻搓。在米粒的最外层有一层被称作糊粉层的物质,其中含有B族维生素、
矿物质及膳食纤维,如在淘米时用力搓洗,会将糊粉层洗掉,损失营养。
不要用流水冲洗。流水只会带走营养而起不到加倍清洁的作用。
浸泡10-20分钟,煮之前让大米吸收水分,这样煮出来的米饭才会松软。
捞饭中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只相当于蒸米饭的5%,甚至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