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转鼓造粒工艺生产禽畜粪便有机肥有以下优点:
在转鼓内的料层内通入蒸汽以提高造粒物料的温度,使造粒物料的盐类溶解,实现低水分含量下获得高液相量以满足物料成粒所需之液相量,同时降低了干燥工序的蒸发水量。转鼓内壁衬若干软胶板或聚丙烯板,筒体上相应位置开有通气孔,当内衬随着筒体同时由下方转到上方时,由于自重的关系内衬下垂,从而使黏附在内衬上的物料因重力而落下,达到自动清理结料的作用。 在运行当中操作人员可随时观察物料成球的情况,根据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转。
干法辊压造粒的特点
粉体造粒技术作为粉粒体过程处理的一个最主要分支,随着环保需求和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其重要性日益彰显。“粉状产品颗粒化”已成为世界粉体后处理技术的必然趋势。干法辊压造粒具有低能耗、无需另外添加粘合剂、投资较低、能力范围宽等工艺特点。 对粉状产品进行颗粒的强度加工,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
◆降低粉尘污染,改善劳动操作条件。
◆满足生产工艺要求,如提高孔隙率和比表面积,改善热传递等。
◆改善产品的物理性能(如流动性、透气性、堆密度)避免后续操作过程(干燥、 筛分、计量)和使用过程(计量、配料等)出现偏析、脉动、结块、架桥等不良影响。为提高生产和使用过程的自动化,密闭操作创造了条件。
粉体造粒技术一般有两种:湿法和干法造粒。干法是在没有添加粘结剂的情况下,通过挤压成团或片,然后破碎、筛分成颗粒状产品。湿法主要是滚筒、园盘、熔融、喷雾及喷浆来造粒。以农业生产为例:上世纪20年代以前,化肥都是以粉状施用。虽然粉状肥混合方便,但也存在不少弊端:如离析、结块、流动性差,在施用过程中易形成粉尘而流失。但随着造粒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些不利因素正逐步得到解决。 在湿法造粒中,液体粘结剂的毛细管效应所产生的湿强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后续的干燥阶段,组分间的化学反应和溶解物的结晶作用所产生的固体、晶桥使颗粒成型。这种技术具有代表性的设备有圆磨、滚筒、流化装置等。无粘结剂的挤压造粒技术是一个非常有竞争力的技术。一般情况下,颗粒不是靠颗粒间的固体桥架形成,而是靠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形成的颗粒强度。由于这种作用力距离短,要求颗粒的大小相近,需外部加压,加压的方式可以是挤出方式(用直径固定的孔压物料)或是挤压方式(在物料的两面加压),如果挤压发生在两个反方向旋转的轧辊之间的辊隙中,这个过程就是干法辊压造粒。
有机肥翻堆机自动化发酵畜禽粪有机肥
有机肥翻堆机是把畜禽粪污废物利用加工成有机肥,畜禽粪污水分调节在60%-65%,参与微生物菌剂,用翻堆机的翻堆发酵,这种机器可到达一天升温、3-5小时除臭、灭菌、7-15天就即可发酵成无害化程度高、腐熟度高、营养效率高、营养的悉数的绿色无污染,改善土质的有机肥。
有机肥翻堆机分地上行走式翻堆机和槽式翻堆机,地上行走式翻堆机由一人驾御即可,可以在露天场所作业,也可以在室内大棚中作业;而槽式翻堆机不需要专人控制,可以远程遥控控制或全数字化作业,需提前建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