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油氧化主要是油中溶解的氧与烃反应引起的。氧化作用受油与氧接触程度的影响,因此,搅拌或强烈振荡的油比静止的油更易被氧化。氧化的速度受温度的影响大,大约温度每升高8~10℃,氧化速度即提高一倍。铜、铁等金属和水的存在,可极大地加速氧化过程。为了防止或减缓润滑油的氧化变质,即提高润滑油的氧化安定性,调制润滑油必须加入抗氧化添加剂。润滑油在贮存和使用过程中,也应避免高温、混入水和杂质等。
(6) 极压抗磨性
极压抗磨性是衡量润滑油在苛刻工况条件下防止或减轻运动副磨损的润滑能力指标。评价油品极压抗磨性最为普遍的是四球试验机,其次为梯姆肯试验机和FZG齿轮试验机等。
(7) 热安定性
它表示油品的耐高温能力。在隔绝氧气和水蒸汽的条件下,油品受到热的作用后发生性质变化的程度越小,其热安定性就越好。热安定性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础油的组成和馏分。很多分解温度较低的添加剂,往往对油品的热安定性有不利影响。
(8) 剪切安定性(抗剪切性)
润滑油在通过泵、阀的间隙及小孔或齿轮轮齿啮合部位、活塞与气缸壁的摩擦部位时,都受到强烈的剪切作用,这时油中的高分子物质就会发生裂解,生成分子量较低的物质,从而导致油品的粘度降低。油品的抵抗剪切作用而使粘度保持稳定的性能,称为剪切安定性(抗剪切性)。一般不含高分子添加剂(如增粘剂)的油品,其抗剪切性都比较好;而含高分子添加剂的油品,其抗剪切性就比较差。
开车的朋友都知道,车子在换季保养的时候,会更换机油,但是有的朋友舍不得倒掉没有用完的润滑油,就将两种不同品牌的润滑油混合使用,但其实这样是不正确的,今天济南阿尔顿的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为什么润滑油不能混合使用:
(1)汽车生产厂家在设计时,根据汽车的构造特点、环境温度、使用条件规定了应使用的润滑油的牌号、换油周期、使用数量等。
⑵两种油的品牌跟品种以及粘度级别完全相同,但是不同生产厂家生产的润滑油使用的添加剂当中的化学组成成分未必就完全相同,使用不同的化学药品的添加剂调配的润滑油混在一起之后,添加剂与添加剂之间会产生化学沉淀,作用会相互抵消。
(3)不同牌号的润滑油,其物理和化学性能是不同的,其化学成分、粘度、酸值和各种添加剂(抗磨剂、防腐剂、抗氧化剂、防锈剂)等主要成分和指标直接影响机件的运行,易发生化学反应,发动机运转时,高温下更易反应。如果混合使用,其性能将会改变,机件运行温度增高,产生大量的气泡,甚至变质。使汽车的精密配件、运转机件、密封件工作条件也改变,性能降低,加速机件磨损,密封件变质老化,密封不好,造成润滑油漏失。
发动机润滑油从成分上分为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基础油又分为I类、II类、III类、IV类等,添加剂又分为改变物理性能的添加剂和改变化学性能的添加剂,如粘度指数改进剂、消泡剂、防腐防锈剂、减磨剂、抗氧化剂、清净分散剂等;从使用性能上发动机油分为四冲程柴机油、四冲程汽机油、柴汽通用发动机油、双燃料发动机油、二冲程柴机油和二冲程汽机油等。
因此,更换润滑油时应放尽油箱中的旧润滑油,最l好用新润滑油冲洗干净系统,再注入新油。
润滑油变黑就换是浪费 好油更易变黑?
润滑油使用一段时间后,颜色会变黑,部分车主会认为是油品己严重变质,而将其更换,造成浪费。油品的质量越高,分散性越好,油就易变黑,所以高品质的油变黑更快。过早换油是浪费,过迟会增大发动机磨损以及使用期限。
经常开车的车主会发现,润滑油使用一段时间后,颜色会变黑,部分车主会认为是油品己严重变质,而将其更换,造成浪费。
正常情况下,只要使用的不是假货,无论使用任何品牌的机油,它的使用周期都可以保持在5000公里以上,到了8000公里—10000公里才需要更换机油。只有在车主长期保持不良驾驶习惯时,如频繁急刹、加油过猛,动辄转速在3000转以上,机油的更换周期才会提前。
正常来说,汽车机油在刚刚更换时,都呈金黄色,一般都加有清净分散剂,目的是将粘附在活塞上的胶膜和黑色积炭洗涤下来,并分散在油中,减少发动机高温沉积物的生成,故润滑油使用一段时间后颜色容易变黑,但这时的油品并未变质,使用中的润滑油是否严重变质、需要更换,有经验的技师会通过机油的粘度,来判别是否需要更换,而非观察到机油颜色变黑,就断定需要更换。
使用一段时间后,发动机润滑油的颜色会逐渐变黑,其他颜色都是不正常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