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发泡机及相应发泡工艺是继第1代工艺设备之后,出现的第二代泡沫混凝土工艺设备,也是真正意义上的发泡机与发泡工艺的起始。这种发泡机在上世纪70年代开始在我国出现并应用,以后几经改型,至今,还有不少企业仍在使用这种发泡机,应用比例约占发泡机总量的20%左右。随着我国泡沫混凝土的密度越来越低,其它技术性能要求越来越高,这种发泡机的数量还会进一步下降,但短期内不会完全淘汰。假若能对其进行技术升级和改造,提高其泡沫的均匀性和起泡率,它还会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能不能长期存在,关键就在于如何提高它的技术含量和泡沫质量。
水泥发泡机泡沫大小越不均匀,浇注后越易塌陷。另外,在搅拌输送时泡沫损失量越大,浪费发泡剂也越多。因为,大小不均匀的泡沫最容易破灭。泡沫泡径分布越窄,泡沫就越稳定。其原理前边已讲过,此不重述。
因此,发泡机必须达到泡沫均匀的技术要求,越均匀越好。虽然我们不能要求所有泡沫的泡径完全相等,但也要绝大多数泡径是相近或相同的,其分布范围越窄越好。如果发泡机做不到这一点,就表明它的发泡性能不理想。
弄清机型是一个大方面的了解,不是具体的了解。在这个基础上,应进一步了解发泡机的几个重要技术参数,以判定是否适合自己的生产要求。
水泥发泡机产量。其产量就是产泡量,这个量必须略高于自己的需泡量20%,以留有余地。其产泡量应以下限为自己的核定计算依据,而不能以上限;
水泥发泡机装机容量。以核算自己电器电路对总用电量的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