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物流管理发布时间
在加工业和商业都进入微利时代的今天,物流已成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好的物流系统可以降低物流成本,降低风险和提高服务质量,为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而好的物流管理正是保证物流系统顺畅运行和降低物流成本的关键所在。
关于物流的几个概念
1.物流
根据国家标准(GB/T18354—2001),物流(logistics)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有机结合。
欧美及日本是物流系统发达的地区。我国物流概念的引入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中期物流才被列为一门科学进行研究,直至我国加入WTO后才真正引起足够的重视。2001年3月,国家经贸委、外经贸委、交通部、铁道部、信息产业部和国家民航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我国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对推动我国物流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从此我国的物流有了较快的发展。
2.三个最基本的物流要素
(1)流体。流体是指物流中的“物”。物流中的“物”都要经过运输等形式实现空间的转移。因此总的来说,“物”是处于不断流动状态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是流体的两个基本属性,社会属性是指其所体现的价值,以及生产者、采购者、物流作业者与销售者之间的各种关系。自然属性是指其物理、化学、生物属性。
(2)载体。载体是流体借以流动的设备和设施。载体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盛载并运送流体的设备,如车辆、飞机等装卸搬运设备;另一类是指基础设施,如铁路、公路、港口等。
(3)流向。流向是指流体从起点到终点的流动方向。
包装和物流的关系
现代物流观认为:包装是生产的终点,物流的始点。作为生产的终点,即最后一道工序,包装标志着生产的完成;作为物流的始点,包装完成后便具有物流的能力,在整个物流过程中包装要发挥对产品的保护作用。
如果包装是从生产的终点要求出发,就难以满足流通的要求,包装与物流的关系比包装与生产的关系更为密切,作为物流始点的意义比生产终点的意义更重要。包装是物流活动的基础,没有包装几乎不可能实现物流的其他活动。包装贯穿于整个物流过程的始终,没有完善的包装就没有现代化的物流。同时,现代物流的发展又对包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进了包装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包装属于物流系统,这是现代物流的新概念。
包装物流管理
商品流通的各个环节的统一管理叫做物流管理。从事包装装卸、运输、储存和保管等工作的各种专业部门要以商品流通为总任务,应着眼于商品流通的全局来完成各自的工作。对于包装部门,包装技术人员不应局限于包装技术的本身,而应兼顾到商品流通领域的全mian情况和相互联系。也就是说,要着眼于商品流通的全局来完成他们的包装技术工作。这也正是我们所说的包装物流管理。
如何进行包装物流管理
物流的流体、载体和流向3要素之间有极强的内在联系:流体的自然属性决定了载体的类型和规模,流体的社会属性决定了流向,载体对流向有制约作用,载体的状况对流体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均会产生影响。因此,包装物流管理要注意处理以下3方面的关系:运输与包装的关系、搬运与包装的关系和商品保管与包装的关系,否则就会使物流成本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效益低下、效率下降。
1.处理好运输与包装的关系运输是物流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任何企业生产出的产品在到达用户手中之前,都必须利用这个手段。而运输方式通常是铁路、公路、水运和空运等。运输是商品生产在流通领域的继续,也是创造价值的生产性劳动。为了运输的合理化,必须组织商品合理的运输,提高商品的运输效率,建立运输量大、速度快的运输体制,并采用相应的包装形态。运输包装以运输储存包装件为目的,具有保护产品安全、方便储运装卸、加速交接和检验等作用。运输环节作为包装件流通过程的一个必要环节,对包装件的安全转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进行包装设计时,尤其是进行包装结构设计时,必须考虑到运输方面的因素,以达到运输保护和装卸保护的目的。
(1)运输保护
实现运输保护的zui好方法就是使集装箱或托盘在货运车厢等运输设备中相互之间的空隙保持很小。该方法不仅避免了碰撞,也可以减少棱角的损坏。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可以使用阻塞衬垫。阻塞衬垫是一个可冲气的空气袋,充满空气的衬垫被放置在货运车、集装箱、载重汽车或者货船里,使集装箱或托盘之间、集装箱或托盘与运输设备之间的空隙被充满,可保护集装箱内或托盘上的包装件。
(2)装卸保护
叉车作为搬运过程中最主要的搬运机械,对集装箱或托盘的装卸保护有直接的影响。叉车作业时,集装箱或托盘必须用垫块隔离地面或使包装件与地面留有空隙,保证能被叉车举起。装卸集装箱或托盘时,必须考虑叉车的载重中心,避免发生倾斜事故。在搬运过程中,集装箱或托盘的外部形态如何,往往是影响装卸安全的重要因素。只有确定了集装箱或托盘的规格(类型、外形和尺寸)才能决定采用何种搬运方式。
2.处理好搬运与包装的关系
在物流过程中,为了将生产的产品最后送到消费者手中,通常需要经过几道运输、仓库保管过程和多次装卸、搬运,所以装卸时的工作态度对包装设计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实行文明装卸,简易包装就可能满足要求。但要是在某些环节还有野蛮装卸现象,就不得不采取额外的过强保护性包装了。
在包装设计和制定商品的包装方式时,一定要考虑到搬运的环境与条件,因此必须充分掌握搬运和流通过程的实际情况。要对搬运作业与包装方式的关系进行研究,必须根据工人作业的实际情况来研究现有包装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修改对策。同时,对于各种产品的包装货物分别制定出搬运作业的标准,要求在日常作业中把作业标准贯穿到流通过程的始终。
3.处理好商品保管与包装的关系
商品在流通过程中,往往多次存放在仓库内,但是仓库里的温度与湿度条件对于商品质量有很大的影响。目前许多企业把仓库管理作为流通战略的基点,并将其置于企业经营的重要位置,使得仓库的保管功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新形势对包装结构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最关键的一点是满足堆垛的要求。
本文由现代综合物流公司编辑整理,主要提供国内地区公路干线汽车物流运输服务。
我们该怎样做物流?
时下,物流一词频繁见诸于报端,几乎成为了“利润源泉”的代名词。随着中国市场的进一步对外开放以及wto的加入,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融为一体的趋势已成必然。在中国,现代企业竞争的结果使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都进入一个微利时代,产品的成本和利润也变得非常透明。企业之间的竞争现在不仅在技术、人才上展开,同时也在物流和供应链方面展开。因为现代物流作为国民经济中一个新兴的服务部门,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已经成为“第三利润源泉”,是企业降低成本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渠道。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企业自身体制的制约,很多企业实施或改造物流管理却心有余而力不足。
企业物流实施中的 问题及根源
首先,由于国内现代物流业发展起步较晚,观念、技术都相对落后,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的思想影响还很严重,这导致了企业专业化程度低,对企业物流管理认识程度差,使流通费用占生产成本的比例居高不下。现代物流通过合理调配人、财、物等各类资源,帮助企业高速运转,从而达到开源节流、增加效益的目的。而我国许多企业长期以来把经营重点都放在生产和销售环节上,对物流管理比较粗放。不少地区和主管部门也未能足够认识到物流管理对市场流通、经济繁荣所起的重要作用,导致物流管理在我国明显滞后于销售管理,给企业在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带来不利影响。
其次,物流改革力度不够导致改革不彻底。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在改革创新中畏首畏尾,生怕触动了当前的经济利益关系。因为地方中小企业由于实力比较弱,而且与客户等有着各种各样的繁杂的经济关系,实行物流改造势必激化某些存在的矛盾。企业不愿进行物流改造是怕改造非但达不到既定目标,相反却使企业发展因此而受挫。这些原因使得中小企业物流改造无法进行下去。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