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从厚重到轻薄是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当有企业能够通过精加工把石材装饰应用到原本因石材厚重无法应用的领域时,试问你能用买豆腐的算法来计算石材的价格吗?
我们需要的是建筑能到达天然石材装饰效果的同时安全且成本尽可能的低,我想这才是产品发展的真正方向。石材装饰效果和石材厚度或重量是无法来进行换算的,但为达到效果而花费的成本是可以换算的,这就取决于天然石材装饰效果获得的难易程度了。
石材保温板目前没有国家标准,它是属于保温装饰一体板的范畴,如果不是石材能够比原来做的轻薄,不会有人想到两者复合。
保温装饰一体板上海有个地方推荐标准,超薄石材复合板北京的地方标准中也有些规定,外墙外保温系统的施工规范中也有规定保温板的指标,单就材料的指标来说,比如抗拉拔、抗剪切、粘接强度等等,如果只考虑石材的重力荷载和风荷载,10mm的石材保温板是没问题的,但是它和尺寸小、厚度薄、重量轻的外墙面砖比还是重了很多,大约光石材每平方米就接近30kg,而面砖的施工中一般要求铺设镀锌钢网,起码要铺增强耐碱网布,以防止荷载由强度不高的保温层来承担,即便这样高层中的施工仍然会出现不少脱落、剥离的问题和隐患。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个人认为10mm左右的石材复合保温板是存在很大安全隐患的,其实客户也清楚这个问题,所以多数应用的建筑是3层以下的裙楼或别墅楼,至于低层我无法找到相关依据做出是否安全的判断,安全性毕竟是个综合方面的因素,不光是重量,还有气候、材料、粘接剂等问题;但仅对于超薄石材复合板的产品,我建议客户能够多参考下北京地方标准对超薄石材复合板的相关规定。
开发商施工选料无标准
在众多保温层脱落事故的调查中,开发商使用的不合格胶粘剂也是造成保温板脱落的主要原因之一。调查中发现,胶粘剂中所含的纯丙树脂乳液和不含铁分子的硅砂达不到外保温专用技术对产品的质量、性能要求;粘结胶浆配比不准确;粘结面积不符合规范要求,粘结面积过小、未达到粘结面积的要求;施工因素或基墙原因导致保温板虚贴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保温层的粘结效果。
另外由于人工成本的不断上升及工人专业技能的不合格,在引起外墙保温板脱落的因素中因施工操作员而产生的质量问题也是相当普遍的。有的施工人员难以把握保温板粘贴对于施工环境的要求而在气温过低、大风及雨雾天气施工,使得养生时间发生变化,甚至破坏产品品质,出现龟裂、耐水性下降等问题,严重影响整个保温系统的质量,埋下了保温板脱落的隐患。
此外,由于未设计锚栓或锚栓数量不够,锚栓锚固深度不够或锚固方式不正确等锚固问题;饰面层设计不合理,自重过重问题;保温板面直接干铺网格布后批抹抹面砂浆的抹面层施工问题都极易导致外墙保温层的整体脱落。
国家没有具体的保温法规,没有统一的实施和验收标准,各地方各自为政,无论专家还是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均难以达成一致的意见,也不能形成统一的标准,以至于我国的保温材料相关市场成了一场没有游戏规则的游戏,这也是保温层脱落事故时有发生却又一直得不到解决的因素之一。
保温系统是采用阻燃型,一面带有凹凸型齿槽的聚苯板作为现浇混凝土外墙的外保温材料,保温板用专用保温钉与墙体锚固它的安装方式是:当外墙钢筋绑扎完毕后,即在墙体钢筋外侧安装保温板,保温板垂直边高低槽之间用苯板胶粘结,保温板用专用塑料保温钉连接,它既是保温板与墙体钢筋的临时固定措施,又是保温板与墙体的连接措施。然后安装墙体内外模板,浇灌混凝土完毕后,保温层与墙体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拆模后在保温板表面抹防裂砂浆外做装饰饰面层。
二、外墙保温现浇施工工艺
墙基→弹线→用木方找平保温底面标高线→在聚苯板上弹出插接栓位置线→按设计位置在板上插孔→固定胶结聚苯板(垫水泥垫块形成钢筋保护层)→插入保温钉→聚苯板安装质量验收→固定模板→烫汤穿墙螺栓孔→合模在模板上口或门窗洞口处将聚苯板支顶到模板上→浇筑混凝土→拆模→聚苯板面层初步清理对漏装→边角及门窗洞口处聚苯板进行裁切修补处理→抹防水水泥砂浆→膨胀缝塞填发泡聚乙烯圆棒填嵌缝膏→养护→验收。
三、插接栓安装及数量
拼装保温板:保温板就位后,有网系统用“L”筋固定(L筋,¢6,长150mm,弯勾长30mm,间距500mm穿过保温板部分刷防锈漆两道)无网系统用带圆盘的塑料锚固钉固定;用火烧丝将其与钢丝网、塑料钉及墙体钢筋绑扎牢固。保温板拼缝处附加200mm宽平网(平网可以在浇完混凝土墙后抹灰前附加)用于面砖插接栓中距300*350,涂料饰面时:1-7层400*450,8-14层350*400,15层以上300*350聚苯板安装完毕后,在板的竖缝处用专用塑料卡钉将两块聚苯板连接在一起,间距600,并将塑料卡钉固定在钢筋上。绑扎时应注意聚苯板底部应绑扎紧一些,使底部内收3~5mm,使拆模后的聚苯板底部与上口平齐。首层的聚苯板应控制在同一水平线上,使上面的聚苯板缝隙严密和垂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