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标准完善
SY/T0413-2002标准的基本框架来源于德国标准DIN3067-1991,国外标准对原材料的性能基本上不做详细要求,但对于转型期的中国来讲,信誉问题还没有取得根本好转,对原材料提出更详细又便于检查的项目显得什么重要,建议标准中应调整以下几项指标:
(1) 胶层厚度上下限。按照SY/T0413-2002标准中表2.0.2的规定为170-250μm,对于圆模包覆作业线,这一厚度值没有问题;对缠绕作业线,这一厚度范围就无法保证了。缠绕作业线挤出的是伯母片材,其厚度若大于170μm, 则搭边部分肯定超过250μm。如果要求满足目前行业标准要求,胶层挤出时,片材的厚度不应大于60μm,采用多层搭接才能满足行标要求,否则胶层厚度就不能保证为170-250μm。因此,胶层厚度的上下限值至少应相差一倍。
(2) 共聚胶的名称和指标。目前我国3PE防腐用胶实际为接枝胶,共聚胶实际上是3PE防腐第1带胶粘剂,踏实聚乙烯与聚丙烯酸酐接枝的产物,所以应该称为接枝胶更为恰当;目前行业标准SY/T0413-2002 中,共聚胶的指标只有四项,不能面反映胶的工艺性能,至少应该增加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两项指标,以确保胶的加工性能。
(3) 聚乙烯热老化性能指标。SY/T0413-2002中聚乙烯耐热老化性能需做100天或200天试验。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抽样检查聚乙烯行性能时,这项实验周期太长,无操作性可言,能否用热氧化诱导期值代替值得研究。如果能改用氧化诱导期代替传统的热老化性能测试,将极大地缩短抽样的时间。同样耐环境应力开裂F50改为F0是否可以缩短检验周期也应探索
中国的3PE防腐要取得突破,首先还是标准的完善,希望有关部门重视起来。
(4) 1999年和2003年对华北石油钢管厂露天存放的陕京管道剩余防腐管进行了抽测,其防腐的性能基本没有下降,尤其是华龙公司采用齐鲁聚乙烯生产的防腐管,存放6年后各项指标仍符合现行标准SY/T0413-2002规定,说明3PE防腐层确实具有优良的耐久和抗衰老性能。
综合调研情况和陕京管道的检测结果,3PE防腐层的主要缺陷是施工过程中的机械损伤。
(1) 目前国内外防腐层应用效果评价很好,对其使用中产生的缺陷报道的很少。报道的主要缺点有露、剥离、阴极剥离、阴极保护屏蔽、剥离防腐层膜下腐蚀等,而且大部分有关缺陷的报道还停留在理论推测阶段,如资料中提到阴极保护屏蔽的问题,到目前还没有关于防腐层实际运作中出现阴极保护屏蔽的实例报道。经过多年的实践表明,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出现缺陷最少的涂层系统是FBE/挤压聚乙烯3层结构防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