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内棚地翻耕、整畦前或移栽秧苗前,进行土壤消du,可每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3公斤,撒施于土表后翻耕、做畦。也可每亩用立枯净、立枯宁、di克松、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2~3克,撒施或喷雾。实行苗床消du9~12月正值茄子、黄瓜等的育苗期,此时要配好苗床土。将60%的菜园土(上年不种同科作物的菜园土)、35%充分腐熟的有机肥、4%的木屑、0.5%的多菌灵和0.5%的尿素(复合肥),充分混合均匀后,密封10~15天即可启用。将苗床土的65%铺于苗床底层,厚4~5厘米,铺平后用30%瑞苗清水剂8毫升对水16公斤淋洒苗床8~10平方米,施药后2~3小时播种,播后将剩下的35%的苗床土盖于苗床表层,厚1.5~2厘米,然后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淋苗床。这样可有效预防苗期猝倒病和立枯病,同时可预防在幼苗期浸染潜伏的枯萎病、黄萎病、茎基腐病、根腐病等病原菌的侵入。
多透光巧通风。遇到连续阴雨降温天气,白天不可连日覆盖草帘或保温被,使蔬菜处于黑暗环境中,晴天后及时清扫大棚膜上的沙土和灰尘。不要在连阴天浇水或喷洒农药。降温和阴天时,由于缺少光照,连日的黑暗环境会引起蔬菜发生黄化,为增加光照,应该每日揭开草帘透光,并在大棚内靠北的墙体上悬挂反光膜,让蔬菜接受散射光照射,以保持叶绿素的形成。
温室大棚防风措施有
一、处于风口上的部位是重点防护部位,处于风口上的大棚是重点需要防护的;
二、建在背风侧的风障,可明显减弱大风对温室大棚迎风侧的压力;建在背风侧的风障,可明显减弱大风的负压掀膜作用;
三、在大风天气,棚内外气体的交换速率与温室大棚的密闭性呈负相关,与风速呈正相关.通常棚内外气体交换的结果使棚内的气温和气湿逐渐接近于大棚外的气温和气湿,甚至有时在大风过后发生棚温逆转现象,要注意防止由于低温低湿引起的灾害.
四、温室大棚腰部骨架部位,由于支撑点密度小于棚头处,稳定性稍差,大棚骨架被大风刮断时,多发生在此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