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火是零件淬火后进行的一种较低温度的加热与冷却热处理工艺。回火可以降低或消除零件淬火后的内
,提高韧性;使金相组织趋于稳定,并获得技术上需要的性能。回火处理有以下几种。
(1)低温回火。淬火后的零件在150℃一250℃范围内的回火称“低温回火”。低温回火后的组织主要是回
马氏体。它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内应力和脆性有所降低。当要求零件硬度高、强度大、耐磨时,如刃
、量具,一般要进行低温回火处理。
可铸性是指液体金属的流动性和凝固过程中的收缩和偏析倾向(合金凝固时化学成分的不均匀析出叫偏
)。流动性好的金属能充满铸型,故能浇铸较薄的与形状复杂的铸件。铸造时,熔渣与气体较易上浮,铸件不
形成夹渣与气孔,且收缩小。铸件中不易出现缩孔、裂纹、变形等缺陷,偏析小,铸件各部位成分较均匀。这
都使铸件质量有所提高。合金钢与高碳钢比低碳钢偏析倾向大,因此,铸造后要用热处理方法消除偏析。常
金属材料中,灰铸铁和锡青铜铸造性能较好。
(3)锰。锰是炼钢时作为脱氧剂加人钢中的。由于锰可以与硫形成高熔点(1 600℃)的MnS,一定程度上
消除了硫的有害作用。锰具有很好的脱氧能力,能够与钢中的FeO成为MnO进人炉渣,从而改善钢的品质,特
别是降低钢的脆性,提高钢的强度和硬度。因此,锰在钢中是一种有益元素。一般认为,钢中含锰量在0.5%
一0.8%以下时,把锰看成是常存杂质。技术条件中规定,优质碳素结构钢中,正常含锰量是0.5%一0.8%,而
较高含锰量的结构钢中,其含量可达0.7%一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