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节的社会影响
因为圣诞节的焦点在于与朋友和家庭一起(在香港更将焦点集中在与情侣一起,成为一年内另一个情人节),所以没有家庭或情侣的人,以及最近遭受损失的人在圣诞节期间更容易患上抑郁症。因此圣诞期间对心理咨询服务的需求增加。
人们发现圣诞期间自杀和谋杀率会出现一个小峰值,可能是因为假日少不了酒精助兴的缘故。但无论如何,自杀率最.高的月份还是5月和6月;圣诞期间因为酒后开车相关的灾难因而也有所增加。
在基督教国家里,非基督教徒会在圣诞节感觉到没有意思,因为商店都关门了,朋友们也都去度假了,他们的唯1娱乐只是“电影和中国餐馆”了,电影院还会为了在假日赚钱保持开放。中国人开的店铺不会在这个热闹的日子里关门。
民间习俗
自从圣诞习俗在北欧流行后,结合着北半球冬季的圣诞装饰和圣诞老人神话出现了。
圣诞老人和他带来的礼物
圣诞节送礼物已经接近成为一个全球通行的习惯了。神秘人物带给小孩子们礼物的概念衍生自圣尼古拉斯,尼古拉斯是一位4世纪生活在小亚细亚的好心主教。荷兰人在圣尼古拉斯节(12月6日)模仿他送礼物。在北美洲,英国殖民者把这一传统溶入圣诞假期的里,而Sinterklaas也就相应的成为圣诞老人或者称为Saint Nick(圣尼克)的人物了。在英籍美国人的传统中,圣诞老人总是快活的在圣诞前夜乘着驯鹿拉的雪橇到来,从烟囱爬进屋内,留下给孩子们的礼物,吃掉孩子们为他留下的食物。他在一年中的其他时间里忙于制作礼物和监督孩子们的行为并记录下来。
法语中圣诞老人叫做Père Noel(与圣诞老人几乎完全一样),其红白相间的衣服曾经使可口可乐公司获得灵感,在1930年代画出了传遍世界的圣诞老人形象。在一些文化中,圣诞老人身旁跟随着Knecht Ruprecht,或是称作'黑彼得'(Black Peter)的家伙。一些版本中,玩具作坊里的侏儒制作了节日礼物,有时圣诞老人与圣诞夫人是夫妻。在圣诞季期间的北美和英国超市,都有小孩可向其要礼物的圣诞老人出现。
在许多国家里,孩子们准备好空的容器,以便圣诞老人可以装进一些小礼物,如玩具,糖果或水果。在美国,孩子们平安夜在壁炉上悬挂圣诞袜,因为圣诞老人说过要在圣诞前夜从烟囱下来把礼物放到袜子里。在其他国家,孩子们把空鞋放到户外,以便圣诞老人可以在圣诞前夜(或圣尼古拉斯日12月5日)赠送礼物。赠送礼物不单单是指圣诞老人,家庭成员和朋友也互相给予礼物。
“圣诞节”这个名称是“基督弥撒”的缩写。
弥撒是教会的一种礼拜仪式。圣诞节是一个宗教节日,我们把它当作耶稣的诞辰来,因而又名耶诞节。耶稣的出生是有一段故事的,耶稣是因着圣神成孕,由童女玛利亚所生的。神更派遣使者加俾额尔在梦中晓谕若瑟,叫他不要因为玛利亚未婚怀孕而不要她,反而要与她成亲,把那孩子起名为“耶稣”,意思是要他把百姓从罪恶中救出来。
当玛利亚快要临盆的时候,罗马政府下了命令,全部臣民必须申报户籍。若瑟和玛利亚只好遵命,回到若瑟的家乡犹大的白冷(伯利恒)。他们到达白冷时,天色已昏,无奈两人未能找到旅馆渡宿,只有一个马棚可以暂住。就在这时,耶稣要出生了,于是玛利亚唯有在马棚里生下耶稣,并将襁褓放在马槽内。后人为纪念耶稣的诞生,便定12月25日为圣诞节,年年望弥撒,纪念耶稣的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