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石材的独特之处在哪呢?
石材时间之久远,历时之悠久。影响天然石材形成最终石纹状和颜色的因素有很多。这些因素包括,地下泉水、矿物积淀、泥土的变迁、温度、自然的溶解以及随着时间变迁,所受到其他方面的压力等。显然,在实验室或者生产制造环境下,这些因素都是无法复制的。
由于岩石形成的条件有所不一样,所以从矿山开采来的荒料也有所不一。
从石头开采到应用的一系列环节中,人力几乎没起什么作用.在把石头的特性和自然美展现出来的过程中,人为的参与相当少。即使当那些石材从矿山被搬到别处后,所需要人力的只有切割和磨光等工序。靠外在力量是无法改变石头本身所固有的自然特性.这也是导致天然石材款式之多样,颜色之五彩缤纷的原因。的确,一些普通的石材的款式类型看起来貌似一样,实际上没有任何两个是一模一样的。
石材技术推陈出新质量迈上新台阶?
首先在生产上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新设备,借鉴外国石材工业产品质量和工艺控制策略,采取坚决措施提高开采荒料质量,来控制石材产量提高石材质量。在生产和应用领域同时强化石材工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坚决贯彻质量有保障的指导思想,宁愿牺牲一点产量也要满足提高石材产品质量的各种需要。严格控制和杜绝低等和劣质石材。
推动石材企业在优化石材设计、切、割、磨、抛光等工艺方面采取一系列新措施,使我国石材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生产和出口各种优质石材工业品打下基础;鼓励发展新型石材和特种石材的生产。
天然石材超薄板以其体积小、重量轻、花纹自然、坚固耐用等特点,具有放射性低、吸水率均匀、抗腐蚀耐风画、坚实耐用、花色自然和抗污易清洁等优点被公认为二十一世纪的绿色建材饰品,应大力发展。
石材的检验方法 天然饰面石材的检验方法
本标准规定了天然饰面石材的体积密度、真密度、真气孔率、吸水率所用设备及量具、试样、试验步骤、结果计算和试验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天然饰面石材的体积密度、真密度、真气孔率、吸水率试验。
2 设备及量具
2.1 干燥箱:温度可控制在105℃±2℃范围内。
2.2 天平:最多称量1000g,感量10mg;称量200g,感量1mg。
2.3 比重瓶:容积25mL~30mL。
2.4 超标准筛:63m。
3试样
3.1 体积密度、吸水率试样:试样为边长50mm的正方体或直径、高度均为50mm的圆柱体,尺寸偏差±0.5mm。每组五块。试样不允许有裂纹。
3.2 真密度、真气孔率试样:取洁净样品1000g左右并将其破碎成小于5mm的颗粒;以四分法缩分到150g,再用瓷研钵研磨成可通过63?m标准筛的粉末。
4 试验步骤
4.1 体积密度、吸水率
4.1.1 将试样置于105℃±2℃的干燥箱内干燥至恒重,连续两次质量之差小于0.02%,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其质量(m0),精准至0.02g。
4.1.2 将试样放在20℃±2℃蒸馏水中浸泡48h后取出,用拧干的湿毛巾擦去试样表面水分。立即称其质量质量(m1),精准至0.02g。
4.1.3 立即将水饱和的试样置于网篮中并将网篮与试样一起浸入20℃±2℃的蒸馏水中,称其试样在水中质量(m2)(注意在称量时须先小心除去附着在网篮和试样上的气泡),精准至0.02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