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松铲作为深松作业中的关键部件,承受来自土壤的复杂作用力,其耐磨性不足,失效频繁是目前所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本试验采用火焰喷焊技术在Q235钢基体上分别制备了Fe6涂层和Ni60+ 50% WC涂层.通过涂层的硬度、微观形貌观察和耐磨性等试验来比较研究两种喷焊层的组织及性能,并与目前市面上常用的深松铲试件进行了磨损失重对比试验.结果显示:两种涂层与基体之间均形成良好的冶金结合;Fe6涂层主要由Fe-Cr-Ni固溶体合金相、碳化物硬质相Cr7C3、Cr23 C6和Cr2B相组成,Ni60+ 50% WC涂层主要由Ni-Cr-Fe固溶体合金相、碳化物硬质相WC、Cr3C2Cr7C3、Cr23C6、CrC等组成;Fe6涂层的表面平均硬度约为56.6HRC,Ni60+ 50% WC涂层的表面平均硬度约为67.3HRC;Fe6涂层摩擦系数稳定在0.65左右,Ni60+ 50% WC涂层的摩擦系数稳定在0.55左右;磨损失重对比试验中Fe6涂层的失重量更低.
铲距是深松机的关键结构参数,其在深松过程中对深松铲表面应力的变化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以箭形深松铲为对象,采用ANSYS软件,研究铲距对深松铲表面应力及其分布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1)当载荷相同时,深松铲受到的平均应力随铲距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铲距对深松铲平均应变量的影响较小;降低深松耕作阻力的水平分力有利于减小深松铲的表面应力,延长深松铲的使用寿命;(2)相对于300mm与500mm铲距,当铲距为400mm时深松铲的表面应力分布较为均匀,应力集中区域较少;(3)提高铲柄切土刃、铲尖与铲柄的接合处、螺栓安装孔的材料强度,有利于增加深松铲的使用寿命。本研究可以为提高深松铲使用寿命,优化深松机布局方式提供依据
深松技术作为农田保护性耕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推动农业的可持续 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多年的实践证明,深松技术是一种极其合理的耕作制度,是获取农作物高产必不可少的一项机械化作业方法,并日益受到重视。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深松技术仍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而深松过程中工作阻力较大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深松铲作为深松技术的核心部件,其结构参数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工作阻力的大小,我国目前在深松耕地机械上使用的深松铲主要有单柱凿式深松铲和全部方位深松机 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