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灌溉渠首工程,输水、配水工程和田间灌溉工程等部分组成。①灌溉渠首工程有水库、提水泵站、有坝引水工程、无坝引水工程、水井等多种形式,用以适时、适量地引取灌溉水量。②输水、配水工程包括渠道和渠系建筑物,其任务是把渠首引入的水量安全地输送、合理地分配到灌区的各个部分。按其职能和规模,一般把固定渠道分为干、支、斗、农四级,视灌区大小和地形情况可适当增减渠道的级数。渠系建筑物包括分水建筑物、量水建筑物、节制建筑物、衔接建筑物、交叉建筑物、排洪建筑物、泄水建筑物等。③田间灌溉工程指农渠以下的临时性毛渠、输水垄沟和田间灌水沟、畦田以及临时分水、量水建筑物等,用以向农田灌水,满足作物正常生长或改良土壤的需要。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在南方一些土地分散、水源不足、水土资源分布不平衡的山区、丘陵区,为了充分利用水土资源,把邻近几个小型灌溉系统连接起来,对水资源实行统一调度和管理,并把输水配水渠道和星罗棋布的塘堰相连,河水充裕时,引水充塘;河水不足时,由塘堰放水灌溉,弥补河水的不足,形成了长藤结瓜式灌溉系统。在北方平原地区,为了提高已成灌区的灌溉保证率,扩大灌溉面积和防治土壤盐碱化,在引用地表水的灌区内部,打井提水,井渠并用,形成了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运用的灌溉系统。
灌溉水源指可以用于灌溉的天然水体,一般分地面水和地下水两种形式。如进一步细分的话,则可分为河川湖泊径流、当地地面径流、地下径流和城市污水等四种。江苏平原地区主要以河川湖泊径流为灌溉水源,如长江、淮河、太湖、洪泽湖等。山丘区主要以当地径流为水源,通过修建水库、塘坝拦蓄当地径流。徐淮地区,特别是徐州地区,地下水也是一种重要的水源。地下水的特点是含盐量通常较高,但含沙量很小。随着工业的发展,污水问题日益突出,发展污水灌溉将逐步引起重视。发展污水灌溉,一方面可作为一种灌溉水源,另一方面可避免其它水体受到污染。因此发展污水灌溉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