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远程监控自动节能灌溉系统每亩地灌溉成本降低到15元、节省了35元,完成一个村的浇地从2天降低到7个小时,用户只需要一张IC卡就能完成操作。这些措施让老百姓实实在在享受到了方便、快捷的灌溉用水服务。当天召开的全市农田节水灌溉现场会安排部署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农田节水灌溉工作,同时要求认真总结推广阳信等地经验,抓好农田节水灌溉工作,推动全市节水灌溉再上新水平。
会上指出,农田节水灌溉问题,关系着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是一项公益性、基础性的民心工程。阳信县开创性地实施市场化运作,取得了很好的经验,对推动全市的农田水利建设具有很好的借鉴推广意义。通过总结不难发现,阳信县在要抓好灌溉水源、抓好规划工作的同时,积极抓好资金投入,阳信县金阳街道办事处已投入260多万元,节水灌溉发展到16个村,覆盖耕地8000多亩。资金投入主要采取了群众自筹、上级帮扶、村集体收入等多种模式,特别是现在成立专门公司,进行市场化运作,形成了滚动发展的良好形势。
微灌设备产品和微灌工程技术规范水利行业标准的编制水平,特别是条款的逻辑性、严谨性和可操作性方面,已位居世界先进水平。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研究所副所长龚时宏认为,微灌标准体系尤其要注意,对作物节水农艺技术的验证、总结,使微灌技术与农艺技术充分结合,集成适合于不同作物和种植模式的专用微灌技术,大幅提升西北干旱区农业综合效益,并对其他地区的农艺节水新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省水省工,增产增收。因为灌溉时,水不在空中运动,不打湿叶面,也没有有效湿 润面积以外的土壤表面蒸发,故直接损耗于蒸发的水量最少;容易控制水量,不致产生地面径流和土壤深层渗漏。故可以比喷灌节省水35%—75%。对水源少和缺水的山区实现水利化开辟了新途径。 由于株间未供应充足的水分,杂草不易生长,因而作物与杂草争夺养分的大为减轻,减少了除草用工。由于作物根区能够保持着供水状态和供肥状态,故能增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