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微灌产业研只有滴灌带、滴灌管、滴头和过滤器等7项国家标准,而相关的作物、区域等配套技术标准基本没有,这造成了微灌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工程质量低下、技术模式不统一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微灌产业的发展。“构建一个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内容完整、技术先进的微灌节水标准体系,是保障微灌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该标准体系内容应包括微灌专用器材、设备标准、微灌工程设计施工标准、与微灌技术相配套的农艺技术标准等四个子系统。
提高作物产品品质由于滴灌能够及时适量供水、供肥,它可以在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同时,提高和改善农产品的品质,使保护地的农产品商品率大大提高,经济效益高。
滴灌对地形和土壤的适应能力较强由于滴头能够在较大的工作压力范围内工作,且滴头的出流均匀,所以滴灌适宜于地形有起伏的地块和不同种类的土壤。同时,滴灌还可减少中耕除草,也不会造成地面土壤板结。
微喷又称雾滴喷灌。近几年来,国内外在总结喷灌与滴灌的基础上,新近研制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先进灌溉技术。微喷技术比喷灌更为省水,由于雾滴细小,其适应性比喷灌更大,农作物从苗期到成长收获期全过程都适用。它利用低压水泵和管道系统输水,在低压水的作用下,通过特别设计的微型雾化喷头,把水喷射到空中,并散成细小雾滴,洒在作物枝叶上或树冠下地面的一种水方式,简称为微喷。微喷既可增加土壤水分,又可提高空气湿度,起到调节小气候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