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育英会跆拳道俱乐部:
利用闪躲.贴近等方法进行防守
闪躲就是当对方进攻时通过脚步的移动,向左右两侧或向后闪躲,从而使对方的进攻落空。而贴近就当对方进攻时快速上步与对方*贴在一起,使对方由于距离过近而无法发挥进攻的威力。如当乙方使用后腿下压技术进攻甲方时,甲各左侧或右侧移动身体,避开对方的下压进攻;再如当乙方前旋踢进攻时,甲方可快速后撤一步或是立即上前一步,贴进乙方,使其不能用规则允许的踝关节以下的部位击打得分。在比赛中,采用向后撤的方法一用在双方运动员都没有开始进攻时,这时两人之间的距离相对较远,后撤较容易使对方的进攻落空,在后撤的同时可使用旋踢.后踢.后旋踢或下压反击对方;采用向两侧移动的方法主要是在化解掉对方进攻的同时,使自己能够在合适的位置上快速有效的击打对方而得点;采用贴近的方法主要是在双方距离较近进尤其是在第1次击打,一方想趁距离近.对方需要调整身体重心的时机快速起腿进攻得点,而另一方则立即上步贴近对方。
山西育英会跆拳道俱乐部:
场地装备:
跆拳道的比赛场地是一个10米×10米的垫子,运动员在垫子上进行比赛。比赛时,两名对抗的运动员要穿跆
跆拳道比赛场地
拳道道服,系腰带,还要戴上头盔用以保护头部,并且穿上护甲、护腿等护具。护甲的颜色是红色或蓝色。护甲要穿在道服外面,头盔的颜色要与护甲的颜色相一致。其它保护装备还有穿在道服里面的护裆、护臂和护腿。尽管这些护具的重量都很轻,但在比赛过程中,由于全身包裹严密,运动员仍会大汗淋漓
山西育英会跆拳道俱乐部:
在朝鲜三国时代的高句丽、新罗及百济,三国互相抗衡,侵袭对方,更加速使武艺的盛行。无论在武官考核,民间手搏击打或祭典舞艺中,都充分表现出武艺的形态。如新罗的跆跟、花郎道是军中的必修科目, 而在百济国推崇并鼓励人民学习马术、射箭及跆跟等武艺。
在跆拳道没有正式命名之前,韩国徒手的搏击流派有很多。名称也有跆跟、手搏、唐手、托肩、花郎道等。从20世纪50年代起,其内涵风格以及名字均得到规范和统一。“跆拳道”一词,是1955年由韩国的崔泓熙将军所创,他退伍以后,在跆拳道中融合民间元素,最后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