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器堵塞是滴灌等微灌技术的一个死穴。近日,中国水科院水利所出具的测试报告显示,由华中科技大学教授诸钧自主发明的痕量灌溉技术显示出抗堵能力,痕量灌溉的抗堵性能一次得到权威机构的验证。
从今年4月起,中国水科院水利所就对痕量灌溉产品(痕灌带900)进行测试,在试验用浑水,泥沙颗粒浓度为3‰,远超过国内外的浑水灌溉标准和农业灌溉中杂质浓度的严酷条件下,滴灌带2~6小时内完全堵塞,而痕灌管300小时后流量保持不变。测试报告指出,在未经过滤的泥沙水状态下,痕灌带900表现出其他滴灌带难以实现的良好抗堵塞性能。
滴灌是将具有一定的压力水,过滤后经滴灌系统及滴水器均匀而缓慢地滴人植物根部附近土壤的局部灌溉技术。滴灌具有以下特点:
(1)省水:
滴灌是局部灌溉方法,它可根据作物的需要地进行灌溉,用管道输水,非常省水,一般比地面灌省水30%-50%,有些作物可达80%左右,比喷灌省水10%-20%。
(2)灌均匀:
滴灌可有效控制每个滴头的出水量,灌均匀度高,一般可达80%-90%。
(3)节能:
滴灌工作压力要比喷灌低得多,节能,灌溉水利用率高,所以减少了抽水量,相应也减少了抽水的能量,这在高扬程灌区效果更明显。
抓好试点迅速推开也是值得借鉴的措施之一。阳信县金阳街道的做法,是对农田水利建设的一次革命,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农田灌溉模式。王集西街村从去年冬天开始探索实验,3月份正式投入使用,通过实际效果引导和街道办的指导推动,到6月份就发展到了9个村,现在已发展到16个村。会上要求,利用冬春实施农田水利建设的有利时机,每个县区都要选取一个村甚至一个乡镇开展试点;也可以根据黄灌区、井灌区、河灌区等不同灌溉类型,选取不同地块进行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