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空气、蒸汽、水等弱腐蚀介质和酸、碱、盐等化学浸蚀性介质腐蚀的钢。又称不锈耐酸钢。实际应用中,常将耐弱腐蚀介质腐蚀的钢称为不锈钢,而将耐化学介质腐蚀的钢称为耐酸钢。由于两者在化学成分上的差异,前者不一定耐化学介质腐蚀,而后者则一般均具有不锈性。不锈钢2的耐蚀性取决于钢中所含的合金元素。铬是使不锈钢获得耐蚀性的基本元素,当钢中含铬量达到12%左右时,铬与腐蚀介质中的氧作用,在钢表面形成一层很薄的氧化膜(自钝化膜),可阻止钢的基体进一步腐蚀。除铬外,常用的合金元素还有镍、钼、钛、铌、铜、氮等,以满足各种用途对不锈钢组织和性能的要求。
不锈钢加工的车刀前角γ0的选择前角的巨细决议刀刃的尖锐与强度。增大前角可以减小切屑的变形,从而减小切削力和切削功率,低落切削温度,进步刀具耐费用。可是增大前角会使楔角减小,低落刀刃强度,造成崩刃,使刀具耐费用降低。车削不锈钢时,在不低落刀具强度的前提下,应把前角得当取大一些。在刀具前角大时其塑性变形小,切削力和切削热低落,减轻加工硬化趋势,进步刀具耐费用,一般刀具前角宜取12°~20°。
钢的基础知识
钢是含碳量在0.04%-2.3%之间的铁碳合金。我们通常将其与铁合称为钢铁,熔点为1515
摄式度。为了保证其韧性和塑性,含碳量一般不超过1.7%。
钢的主要元素除铁、碳外,还有硅、锰、硫、磷等,指含碳量小于2%的铁碳合金。根据成分不同,又可分为碳素钢和合金钢。根据性能和用途不同,又可分为结构钢、工具钢和特殊性能钢。